萬貞兒到端本宮半個月後,收到了竇如海托梅林姑姑捎來的信箋:“貞兒,我要隨神機營出征守城了,今日午後能否隨姑姑出宮一敘?”莫非如海哥要隨大軍上前線打仗了?萬貞兒的心頓時亂了。
三年前的春天,萬貞兒隨梅林姑姑出宮,在小客棧裏第一次見到了竇如海。竇如海是梅林的娘家侄兒,從家鄉的瘟疫中逃出來投奔在宮裏當差的親姑姑。
那時的竇如海衣衫襤褸,神態拘謹忸怩,萬貞兒問他話,他看了她一眼就臉紅了,趕緊低下頭去,好像萬貞兒是一個吃人的老虎讓他感到害怕似的。其實他比萬貞兒還大三歲。萬貞兒覺著他有趣,也覺得他可憐,後來把太後過年過節時賞的一些名貴布料趕著給他做了一身像樣的衣褲讓他穿上了。
一年後,萬貞兒又見到了竇如海。他已經靠著梅林姑姑的周旋到了京師禁衛軍的神機營裏當差。他穿著神機營的軍服,人比一年前高大壯實了不少,看上去不再是那個怯弱的鄉下小子,而是一個英氣勃勃的青年軍士了。他見到了萬貞兒還是有些臉紅,但也會主動找她說些話了。
後宮的宮女嬪妃除了太監,是很少能見到正常的男人的,尤其是青年男人。竇如海是萬貞兒長大成人後第一個麵對麵親眼見到的青年男子,他唇上軟軟的髭須、英氣的濃眉、黑亮的眼睛、靦腆的笑容以及低沉溫和的嗓音對萬貞兒來說都很新鮮,有一種特別的吸引力。而二八芳齡的萬貞兒雖然隻是一個宮女,但在竇如海看來,她的明豔大方和溫柔體貼都是遠遠超過以往村裏那些村姑的。他在心裏也很想見到她。
自從竇如海出現以後,萬貞兒就格外盼望著每一年的清明、中秋、元旦早點兒到來。因為這些節日一到來,梅林姑姑就會帶著她出宮,就能看到竇如海英俊挺拔的儀容、溫柔親切的笑臉了。
萬貞兒也看出,竇如海也希望早點兒見到她。他每次見麵的第一句話就是:“貞兒妹妹,終於又可以見到你了,我都盼了好久了。”
萬貞兒其實也想說:“如海哥,我也一直盼著想早點兒見到你。”但女兒家的嬌羞和矜持讓她把這句話硬生生咽進了肚子,她隻是用柔媚的眼風瞟了一眼竇如海,嫣然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萬貞兒給竇如海送了親手縫製的香囊、鞋襪和內衣。竇如海把母親留給他的墨玉手鐲送給她,她推辭不受,說:“這麼貴重的祖傳寶貝,貞兒承受不起。”
竇如海說:“這玉手鐲就適合女兒家戴,貞兒你給我好好保管著。”萬貞兒說:“那好,海哥,貞兒暫且替你收著。等你日後娶了媳婦,這玉鐲你就送給你媳婦。”“嗯,我要是沒有媳婦,你就一直替我收著。其實,貞兒妹妹,我倒想你是我的媳婦呢,隻怕是我的癡心妄想,我曉得我配不上你的。”竇如海紅了臉,聲音也變低了。
萬貞兒也紅了臉,小聲說:“不是配不配得上的問題。我現在是宮裏的人,是不自由的。除非我將來有機會出了宮,才有這個可能。聽說前朝的宮女一般到了二十多歲是有機會被放出宮的,但也說不準,得看皇上皇後太後恩不恩準。”
“貞兒妹妹,我會一直等你,等你被恩準出宮的那一天。”竇如海一臉認真地說。
“不用一直等。若是我二十五歲以後還出不了宮,你就不用等我了,等別的女子去吧。”萬貞兒含嬌帶嗔、似真似假地說。
“不會,我會一直等你,等貞兒你。”竇如海卻是認真而執拗地說。梅林姑姑也看出了他們兩個之間的意思,就叮囑說:“現在你們兩個都是皇上和太後身邊的人,可不能造次。要小心謹慎,一個不小心,被人察覺上告了,那就是死罪。如果貞兒今後真有機會出宮,你們兩個的事情那就出宮以後再說吧。在宮裏的這些日子,可不能鬧出什麼亂子來。”
萬貞兒和竇如海都點頭稱是。他們都明白梅林姑姑的苦心,也不會讓她為難。牛郎織女一年也隻有一次七夕相會,兩人兩情相悅,一年中能夠晤麵兩三次也算是甜蜜幸福的了。
和竇如海私下結交這件事,萬貞兒並沒有告訴好姐妹喬韻兒。她擔心韻兒心直口快,要是把這事漏了風聲,不僅是她和竇如海,連梅林姑姑也要被牽連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