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小學弟潘銘鍾經過三個月的調養,身體早已今非昔比:有陳承宇的食療,再加上不懈的鍛煉,又是長身體時期,細胞分□裂旺盛,潘銘鍾的身體大勝從前,麵色紅潤,唇紅齒白,又一個忘記
這三個月在陳承宇的影響下,養成了鍛煉身體的好習慣(其實也可以說是陳承宇因為潘銘鍾的影響,養成了鍛煉身體的好習慣)。
這段時間,在陳承宇的請示下,潘銘鍾又允許隨意出入哈孚大學的實驗室,跟在陳宇承身邊,從最初的袖手旁觀,到親手參與,這短短的三個月時間,給潘銘鍾根植下現代科學研究的方向和實踐方法。
陳承宇不厭其煩的耐心教導,為潘銘鍾日後成科學界的另一個傳奇奠定基礎。
一棵科學的種子正在地下孕育成長,破土而出指日可待。
1879年8月4日,潘銘鍾回倫斯勒理工學院,陳承宇又一次請來了亨特大律師陪同潘銘鍾回學校。
1879年8月16日,陳承宇和戈登?布朗先生簽訂專利轉讓合約。陳承宇在合約上端端正正的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高興地站起來,與布朗先生握手,這是自己的第一桶金,以後的很多研究項目就靠這筆錢了。布朗先生年近五十,身材高大,他握住陳承宇的手,爽朗大笑道:“親愛的發明家先生,下次有什麼好發明,請務必要第一個告知我,孩子,我看好你,你是我看見到過的,最聰明的孩子。”
“謝謝你尊敬的布朗先生,發明會有的,相信不久,我們還會再見麵的。”
“哦,是嗎?親愛的發明家先生,我期待著下次見麵,越快越好,我相信你能為給我帶來運氣。”
美國人真迷信運氣這種看不到摸不著的東西啊。
有錢了,陳承宇馬上支付了亨特?絲特朗律師的傭金。
有錢了,是時候開始布局自己的一係列計劃了——我要下一盤很大的棋!
1879年8月,陳承宇再次委托亨特律師,在波士頓買一大塊地,準備興建實驗大樓、樣品工廠以及配套的生活設施,考慮到以後有的實驗有危險性,應該遠離人群密集的地方,也是為了以後擴大地盤,陳承宇叮囑亨特律師把地點定在郊區。
陳承宇向父親發了一封電報,在電報中說了自己取得了五項專利,轉讓專利賺了一大筆錢,在美國與人合股開辦公司,需要大批人手,請父親幫助,“擬廣招人手,以二百人以上,15歲以下之少年,略識字,多者不限,有願意來美國者,每家給予10兩白銀為安家費用,以後每月尚可得到5兩白銀作為薪水。今特彙上40萬美元作為費用,不夠請來電告之。另:父可在家鄉建一學堂,收錄窮人家孩子入學,15歲以下為佳,不收學費,聘請先生教學,一應費用由兒所在公司支付,教材不日由美國起運回國。又另:請派家中可靠人手,到京郊順義縣唐指山周邊,購地萬畝以上,以開辦大學堂,聘用洋人教師,之後我中華求學無需去國萬裏,此事萬望父親及伯父打點一切,千秋功德之事也。”
陳承宇想了想,又在電報中加了一句:“又另:父可密派人手,至江西贛州全南縣坡頭鎮,取幾個山頂上的黃土,合三尺見方,隨留學生一起運美。”
真應了那句老話:有錢好辦事,沒錢辦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