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燕京杜克大學(1 / 2)

這時候的電報,是有線電報,無線電報還沒有發明出來,想要在廉州府收到從美國發來的電報,所經的路線依次是:美國、歐洲、香港、廣州,再從廣州用飛鴿傳書的方式到合浦。傳遞一次信息,最少需要三四天,時間主要花在廣州至廉州府的路上。

陳承宇想不到的,伯父陳安之和父親陳逸之兄弟收到他的電報之後,第一 件事就是商量在燕京辦大學堂的事,很快決定派出合浦陳氏一族精英子弟5人,由管家陳林領隊,向燕京出發。

一行人先是坐船到廣州,在廣州把30萬美元彙豐銀行彙票,兌換成白銀48多萬兩,又在錢莊把白銀兌換成銀票,這樣到燕京後再用銀票兌換成白銀,當然,銀票也可以直接交易。

從廣州坐船到上海,在上海轉換至天津的船,終於在一個月後趕到天津。在天津港雇傭了兩輛馬車,直奔近200公裏外的順義縣唐指山。

此時的唐指山,滿目蒼涼,四麵入目處皆是亂石,北麵還有一個大水塘,雜草叢生,不時飛起一群水鳥,陳林等人不由皺著眉頭,不明白陳承宇為何選擇這樣的地方建大學,但老爺吩咐一要都要聽陳承宇的。

陳林雇傭了二個附近的農戶,詢問這山四周的土地為誰所有。一個姓任的農戶說道:“這位爺你可是問對人了,這片土地的主人我是非常熟悉,正是我家隔壁老關家的。”

“好,你去把他找來,就說有人想賣他的地,問問他賣不賣。”

“好咧!爺你稍等。”

不長時間,老任引來了一個年紀在四十開外、愁眉苦臉的旗人,陳林心想:聽說旗人得了天下,恣意妄為、為非作歹,此人莫非剛死了老婆,怎麼一臉辛苦相。

一番交談,才知道這位老關,祖上曾經作過大官,家裏有大片土地,每月又有例錢,日子本來是過得有滋有味,可是早幾年,兒子不知道患了什麼病,從中醫到西醫,又從西醫到中醫,吃了無數名貴藥物,花了無數錢財,還是沒有好轉。老關疼愛幼子,家中古董字畫,賣的賣,當的當。現在隻能靠賤賣田產換錢醫病。

陳林感歎不已:“這位老關也是個性情中人啊!為了救自己的兒子,能夠犧牲一切,把家產也也全部變賣了, 甚至明知治不好的情況下,往裏扔錢就是打水漂,但仍然無怨無悔,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陳林肅然起敬,向老關拱拱手道:“請老關哥原諒,剛才我小看了你,可憐天下父母心啊!你兒子的病,如果能治,當今天下,唯有我侄兒那邊能治。”

“啊!真的,如果能治好我兒子的病,這一塊田地二萬餘畝,我就當獻給恩人吧!”

“不不,我侄兒現在花旗國(美國),我的意思是隻有到花旗國去,才有希望治好病,聽我侄兒說那邊醫術發達。”

“哦。”老關顯然興致不高了。這遠隔萬山千山,又人生地不熟,怎麼去?

“這塊田地,有35156畝。”老關指著四周說得:“就這個唐指山四周的亂石居多,不適合耕種,再往外麵去,好多是良田,但是夏天發大水,有時要淹沒田地,現在還有佃戶耕種。這位爺,我看你也是實誠人,你來給個價吧。”

陳林不由呆住,這也太老實了吧,哪有這樣做生意的,難怪家道破落。就轉向問老任,這個些田值什麼價錢。

老任說道:“唐指山和這山方圓不宜耕種,這些地不值錢,但是外圍有良田千頃,這樣平均算起來2兩銀行一畝還是值的。”

陳林又找了幾個莊稼戶來問,基本大同小異,就對老關說:“就按照這幾位師傅說的,按2兩銀子一畝,這些田地我全要了。你要不要回去跟家人商量一下?”

老關連聲說不用,邀請眾人一起到他家去,待人坐定之後,馬上去找了幾親戚和鄰居,還有當地裏長(村長),一起請來,寫了絕賣的地契,雙方簽字,見證人等又簽字,按了指紋。陳林從懷裏掏出銀票,點了70320兩銀票給老關,老關詳細看了銀票,點清了數目,點點頭,又拿過8兩銀子找補給陳林。交易算是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