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來龍去脈(二)(2 / 2)

1860年容閎首先把希望寄托在太平天國運動上,他冒險前往南京,麵見了天王洪秀全的族弟、幹王洪仁軒,並呈上了一份建議:整編軍隊、建立國防學校、建立有效能的政□府、製定教育製度建立學校等主張。

建議得到洪仁軒的讚賞,但卻無法實行,容閎失望之餘,對天王洪秀全授予的爵位堅辭不受。也馬上離開了天京(南京)。

1863年,謁見曾國潘,一番對答之後,得到曾國潘器重,參與籌建江南製造局,1864年回美國采購機器,所購100多種機器,成為中國第一個洋務企業,江南製造總局的主要設備。在曾國潘的支持下,參與建立了兵工學校,培養機械工程技術人員。

1870年,容閎向曾國藩建議派遣學生費赴美留學。曾國潘與李鴻章商議之後,奏請清廷獲準,由陳蘭彬擔任幼*童出洋肄業局正委員,容閎任副委員。計劃每年派遣30名幼*童赴美國留學。

1872年秋,第一批赴美留學幼*童整裝待發。

赴美留學就在清廷自強中興、開展洋務運動這個時代背景下進行了。

且說陳父帶著陳承宇,坐上人力車,風塵仆仆來到容閎先生住處,英國人建的皇後大酒店,見到了現年44歲的容閎先生。

雙方見禮坐定,夥計奉上茶水。

陳父介紹了自己之後,言辭切切,敘述了此番求學誠心,並坦然相告此求學的目的:“犬子天資聰明,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是其長處,正適合學習西方技術,若能參加赴美留學,學成之日,就是報效朝廷沐恩之時。”

意思就是想通過留學回來,想得到一官半職。

容閎先生微笑道:“陳大人可知此去美國萬裏迢迢,令郎才9歲,年紀隻怕太小了。”

“無妨,犬子年紀雖小,卻是少年老成,兼之身材健康,自幼得到其母教導,可以自己照顧自己。”

容閎先生又考究陳承宇一番,既感陳父之誠心,更驚訝於陳承宇之聰穎過人,沉吟一會說道:“公派留學生名額已滿,若是等下一批,恐怕要到明年方可進學,我有一方案,不知陳大人可否接受?”

“容大人但說無妨。”陳父道。

“若陳大人家境寬餘,不妨以自費生之形式留學,隻要成績優秀,學成之後亦是國家之棟梁,今之公派留學生,由幼*童父母和朝廷簽訂15年合約,學成之後,隻可聽朝廷差遣,不得自由。我觀此子,若能在美國繼續深造,前途必不可限量,不必拘泥於公派自費。”

陳父沉思良久,決定陳承宇以自費生留學,反正陳家不缺銀子。於是當場拍板決定容宏五天後回美國,陳承宇隨行,先行一步到美國,待30名公派留美幼*童抵美,再一起入學。

陳父拿出一萬兩銀子的銀票給容閎,請容閎照顧陳承宇。容閎拿到手裏一看,不由嚇了一跳:一萬兩銀行,無論如何在當時算是一筆巨款了,這個也太相信我了吧?就不怕我拿著銀子跑了?南方人什麼時候這麼有錢了。

當下容閎也不矯情,把銀票收下。

1873年,年僅9歲的陳承宇和另外30名公派留美幼*童一起進入美國中學校園。

1878年陳承宇與另外一個留美幼*童潘銘鍾一起以優異成績考入了美國大學,陳承宇進入的是哈孚大學,潘銘鍾進入的是倫斯勒理工學院,有趣的是倆人都是留美幼*童裏年紀最小的,剛到美國時才9歲;也是同一批31個中國留學生中最早進入大學學習的留美幼*童。

原籍廣東合浦的陳承宇進入哈孚大學。第二個學期剛剛開始,也就是1879年的3月某天,另外一個陳承宇意外穿越、熔合……

真是黃粱一夢醒,物是人已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