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凳半天冷
寸心百丈寒
舅舅看後心裏很難過,忙叫人給阮家送去一些錢糧。
陶澍巧對東家
小子牽牛入戶
狀元打馬還鄉
陶澍(shù)(1779-1839),清代湖南安化人,字子霖,號雲汀,嘉慶年間進士,道光時任兩江總督、太子少保。
陶澍幼年時,家裏生活比較貧困,但是,父親還是想辦法讓他入私塾上學。就這樣,小陶澍一邊為人放牛,一邊抽時間讀書。他刻苦勤奮,不但讀完先生布置的書,還主動找來其他書讀,很快就滿腹才華,出口成章。有一天,小陶澍放牛收工早了一些,東家看見了,開口就罵:
小子牽牛入戶
陶澍應聲對道:
狀元打馬還鄉
陶澍不但對得工整,還表達了自己的雄心大誌。東家聽了,大吃一驚,從此不再小瞧他了。
魏源少年妙對
杯中含太極
腹內孕乾坤
魏源(1784-1857),名遠達,字默深。湖南邵陽金潭鄉人。道光進士,官至知州,著名學者。學識淵博,著述很多,最著名的是地理學著作《海國圖誌》。從小聰穎,性情豪放,膽識過人,愛讀詩書,頗有抱負。
魏源七歲從塾師劉之綱、魏輔邦讀經學史,常苦讀至深夜。八歲時他去縣裏參加童子試,塾師有些不放心,於是出聯相試,句為:
閑看門中月
“閑”字的繁體正是“門”中加個“月”。魏源見先生出的是拆字對,便也以同樣的方法對道:
思耕心上田
“思”字拆做“心”、“田”,“田”在“心”上。先生聽了,欣慰地說:“這下我就放心了。”
到縣裏,考官指著畫有“太極圖”的茶杯道:
杯中含太極
魏源摸著懷中二麥餅對曰:
腹內孕乾坤
考官特別驚訝,大聲道:“孺子可教也!”
黃遵憲勸誡祖父
龍嗬氣而成雲
蠶吐絲以自縛
黃遵憲(1848-1905),字公度,廣東梅州人,清末詩人。參加過戊戌變法。黃遵憲自幼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三歲多跟隨太夫人讀《千家詩》,很快就能背誦下來。
他少年時候,對祖父吸食鴉片的惡習極為反感,曾多次以小大人的口吻勸告祖父戒除煙癮,但沒有任何效果。
這一天,老人又橫臥榻上,點上煙燈,吞雲吐霧起來。他看著煙霧在房間裏慢慢散開,便洋洋自得地吟道:
龍嗬氣而成雲
這時候,恰巧小遵憲進屋,聽見了祖父的話。他明白長期吸食鴉片對人身體的危害,見祖父仍然執迷不悟,便馬上接著對道:
蠶吐絲以自縛
以此巧妙地勸誡祖父要遠離鴉片,不要作繭自縛。
劉師亮拜師
兩頭是路穿心店
三麵臨江吊腳樓
民國年間,四川出了個諧聯大師劉師亮。這劉師亮是四川內江椑木鎮人,家裏開個黃糕鋪。他十多歲便在店裏打雜,一有空就讀書。他聽說鎮上算卦的王先生有學問,就去向他拜師。王先生說:“我出個對子,三天之內對上了,我就收你做徒弟;對不上,一年以後再說。”鎮上的店鋪和住家是合而為一的,前後兩個門都臨街,俗稱穿心店,是四川民居的特點之一。王先生以此為題,出了上聯:
兩頭是路穿心店
劉師亮一連兩天都沒對上。第三天,他凝視窗外滾滾沱江,又看看自家矮小的閣樓,忽然心裏一亮,興奮地跑到王先生家,說:“我對上了。”接著,說出下聯:
三麵臨江吊腳樓
這“吊腳樓”也是四川臨江民居的特色。王先生見這個小家夥聰明伶俐,就收他當了徒弟。劉師亮在王先生的教導下,刻苦讀書,學問長進很快。
宋慶齡聯考孫中山
或入園中逐出老袁還我國
餘行道上不堪回首瞻前途
袁世凱於1915年12月發表接受帝位申令,高唱“民之所欲,天必從之”的濫調,正式接受推戴,在居仁堂接受百官朝賀,封黎元洪等128人爵位,成立“帝製大典籌備處”,下令改1916年為“洪憲”元年,並在元旦登極。經過三年的精心策劃,袁世凱終於拋掉“民國”的招牌,把封建皇帝的皇冠戴到了自己的頭上。
一天傍晚,孫中山(1866-1925)與宋慶齡(1893-1981)在公園散步,談論著討伐袁世凱的事情。宋慶齡興致勃勃地說:“逸仙,我想起了一個討袁對子的上聯,你來續個下聯好嗎?”中山先生微微一笑說:“慶齡,你居然仿效蘇小妹,三難新郎來了。好,請讀出你的上聯來。”宋慶齡吟了上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