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戰火中的波斯王國(1 / 2)

公元前一千年中期興起的波斯帝國,第一次在較大的範圍上打破了人類曆史的閉塞性,開辟了當時文明世界——亞非歐三洲大交往的時代,對世界曆史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它雖然在公元前四世紀後期被馬其頓的亞曆山大滅亡了,但是,它在世界曆史上有極重要的地位——波斯帝國是第一個世界帝國。公元前六世紀前期,戴著頭巾的波斯人還是默默無聞地處於氏族社會的末期階段,在米底人的統治與奴役之下。

公元前550年,帝國文明階段由波斯帝國、馬其頓帝國、秦漢帝國、羅馬帝國、唐宋帝國、阿拉伯帝國和蒙古帝國演繹。公元前550年,波斯帝國興起。波斯帝國讓美索不達米亞的太陽隕落,讓尼羅河畔的金字塔隱退。

波斯這一名字源自其國家中一個叫帕斯的地區,它是伊朗在歐洲的舊稱譯音,位於西南亞地區。曆史上這一地區曾建立過多個帝國,全盛時期領土相當廣,東至巴基斯坦,西北至土耳其、歐洲的馬其頓、色雷斯,西南至埃及。希臘人從公元前600年就把這一地區叫做“波斯”,直到直到1935年,歐洲人也一直使用波斯來稱呼這個地區和位於這一地區的國家。但是波斯人卻從薩珊王朝開始便將自己國家命名為“伊朗”,即“雅利安人的家園”的意思。

1935年,波斯國王禮薩·汗正式宣布國際上該國應被稱作“伊朗”。但盡管如此,“波斯”一詞在這之後還有一部分人使用。在中文裏以1935年為界線,“波斯”被用於描述1935年之前的事,或該民族從古就有的事物,而“伊朗”則被用於現代政治、經濟等事物。

波斯曆史源遠流長,它是眾多古代文明中發展程度較高的民族之一。公元三世紀,這一文明開始興盛起來,並以波斯帝國的名號開始出現於曆史舞台,這一稱號一直持續到公元十七世紀。在波斯帝國之前的幾個世紀,這一地區並不是一個獨立的王國,而被發源於地中海地區的勢力所統治著。波斯帝國的建立恢複了屬於本民族的自由與榮耀,並發展成為一個橫跨美索不達米亞和印度的帝國。現在的伊朗、伊拉克和阿富汗,都曾經屬於當年古波斯帝國的版圖。慢慢強大起來的波斯野心也越來越大,它不再滿足於原有的版圖,與強大的羅馬帝國開始了奪取敘利亞、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和整個阿拉伯半島的控製權的戰爭,戰爭一開始便是數年,波斯的實力不斷被削弱。直到公元364年,羅馬人才和波斯人簽訂了一份和平條約。

下麵,我們來看看波斯帝國走向獨立的曲折曆史。公元前550年,波斯帝國的開創者居魯士消滅了米底王國,建立了阿黑門尼德王朝,定都蘇撒。它就成為了波斯帝國的發端。居魯士於公元前529年在作戰時身亡,其子岡比西斯繼承了他的王位。即位後的岡比西斯為了加強王權采取了一係列措施,這大大引起了貴族們的嫉恨。於是,隨之而來的一場政變,奪走了岡比西斯的生命。岡比西斯死後,其弟巴爾迪亞奪取王位,並繼承先兄未竟之業,繼續走上加強王權之路。此後,以大流士一世為首的陰謀集團終於發動政變,弑君篡位,巴爾迪亞與其兄一樣,在悲慘中喪生。

大流士一世當上皇帝後,開始了加強中央集權,樹立權威之路。中央集權的加強首先表現在形式上。自稱為眾王之王的大流士,大大宣揚君權神授思想,另外他以華麗的朝服企圖顯示自己的至高無上的地位。上朝時,不僅頭戴閃閃發光的金皇冠、身穿絳紅色的長袍、腰係金絲腰帶、手握黃金“權杖”,另外,端坐在金階之上的他,身後還站立著大群高擎羽扇和大傘的隨從和侍衛。

波斯帝國規定大臣要跪在地上朝見,為了避免大臣的呼吸褻瀆皇帝,在皇帝和大臣之間還要用帷幕隔開。為了維護自身安全,他建立了一支人數永遠不變的“不死隊”,多達1.2萬人。另外,為了加強其中央集權,防止叛亂,全國分成了許多軍區,軍區長官隻對他一個人負責,沒有他的命令,其他任何人都無權調動這些軍隊。實行軍政分治的波斯,行政上一改當地貴族擔任行省總督的舊製,任用波斯貴族,這些波斯貴族直屬國王。另外,他還下令修築了一條“皇道”,是全長兩千多公裏的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