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番逃命好不辛苦,堂堂康王被樹枝枯草刮了個滿臉血痕,遍體襤褸。那些追下來的金兵仿佛隨時會出現在他眼前,康王也不知逃了多久,突然眼前豁然一亮,水聲嘩然。隻見月光下,一條大河粼粼橫亙,原來已到了黃河邊上。
黃河流到此處,水勢並不湍急,可是河麵卻寬,一眼望去,烏沉沉足有二、三裏地。康王本已跑得汗流浹背,可一看到黃河,隻覺一顆心都涼了。原來他並不會水,此處又沒有舟船,這可叫他如何是好?
一時間,康王急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亂轉。便在此時,卻聽鸞鈴聲響,有一個小個子牽著匹瘦馬沿河走來。康王如抓到救命稻草,叫道:"壯士!有船麼?"
那小個子被他問得一愣,覺得自己怎麼也不像是藏了條船的人,沒好氣道:"有病麼?"
康王急得直跺腳,全沒注意這人語氣噎人,道:"我要過河!你把我弄過去,我重重有賞!"
那人直衝衝的道:"我也過河,過不去,沒辦法,明天早晨有船,我打聽過。"
這人說話一截一截的,甚是別扭。康王急得沒法,突然靈機一動,撲上來搶馬,口中叫道:"馬會遊水!你讓你的馬馱我過去!我給你錢!"
那小個子聞言大怒,還沒說話,康王已被那瘦馬輕輕一個蹶子尥出五六步遠,栽倒在河灘上爬不起來。小個子氣道:"水多涼你知道?幾月份現在才?凍出毛病來有錢了不起?"
最後一句話尤其纏夾不清,康王伏在地上,小腹既痛,眼看不遠處樹林盡頭又已闖出追兵,不由萬念俱灰,以頭搶地,叫道:"想不到我康王趙構,今日死在這裏!"
此言一出,那小個子卻吃了一驚,叫道:"康王你是?"
康王長歎道:"正是小王!"
那小個子一把拉住康王的手臂,叫道:"上馬!"一拉,康王傷處還痛,哇哇大叫。小個子叫聲:"恕罪!"將康王送上馬背,那瘦馬踢踢踏踏的亂晃,還想把他甩下來。
小個子在地下看時,隻見三麵都有金人包圍過來。冒險衝出去雖然還有機會,可是萬中有一康王有個閃失,自己和這黃馬豈不是百死莫贖?當下一咬牙,牽馬便往水裏走。那馬來到水邊,前蹄抬起往水裏蘸了蘸,覺得較冷,搖頭甩鬃直往後躲。那小個子抱住馬頸喝道:"銅板!這人不能死!我和你一起遊過去!"一手挽著轡頭,引著那馬趟入水裏。等到那些追兵趕到時,那二人一馬,已遊得成為夜色中載浮載沉的黑點,出了弓箭射程之外了。
正是:絕境逢生慶活命,蒼天有眼降奇兵。
世人教化下一代,往往自禮義廉恥而始,罕有哪個家長在孩子剛懂事時就教他不擇手段見利忘義。所以少年人每日所誦,皆聖賢忠烈的言行,因此最是天真爛漫,也最多慷慨激昂的熱血。可是等到長大了,經曆了諸般挫折磨難,這才知道好漢難當,槍打出頭鳥。故此,這個世界上勇敢的鳥其實是有兩種的:第一種是不知道有槍要打它的雛鳥、呆鳥;第二種才是明知有槍、可能會死,也要義無反顧自由飛翔的英雄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