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2 / 2)

李太平聞言,轉過頭來放下茶杯,微笑道:"不錯。"

葛百裏雖然就是為這事來的,但此時從這少年口中親耳聽到,也不由心一沉,眼前發黑。強打精神問道:"這消息從何得來?敢問少俠如何稱呼,師承何處?"

李太平一愣,旋即笑道:"晚輩李太平,鄂西人士。家師上曾下水虎,人送綽號'怒江吼'現為排教外三堂堂主。"

葛百裏撚須道:"恩,曾水虎......他是排教一把好手,一對分水娥眉刺,縱橫水陸兩道,是條硬漢子。你也是排教的人?"

李太平笑道:"那倒不是。前兩年我們這些後輩自己撐起一個攤子。"說著話,伸手摸出一塊腰牌,遞與葛百裏。葛百裏伸手接過,隻見那腰牌烏沉沉的,拿到手裏卻輕得驚人。質地非金非木,正麵雕有一行大字:鴿堂堂主李。旁邊一排小字:掌消息、奔走,四方聯絡。翻過來,後邊雕著一隻握拳的手,下邊兩行小字:俠行千裏,少年意氣。

卻聽李太平解釋道:"我大哥淩雲誌,前年四月創建俠少盟會,旨在聯合天下二十五歲以下的年輕人共創一番大事。迄今為止,我們已挑了黑風寨、桃花寨,救下受冤青天盧大人一家七十三口,狙擊吐蕃刺客四次,會中兄弟已達千人以上,大哥淩雲誌,二哥許萬山,三哥胡追,以及在下李太平,四人義結金蘭,分掌會中內外,力爭以少年人的昂揚誌氣,激清揚濁,報國為民,不枉江湖中的俠義二字!"

他侃侃道來,頗有炫耀之意。可是言語之間神采飛揚,慷慨豪邁之氣四溢而出。葛百裏心中一動,恍惚間,仿佛又回到了昔日自己與大哥三弟仗劍江湖的歲月--雖是日日刀頭舔血,卻在一次次的搏殺中揚名立萬,功夫日益精湛。今日的安逸雖好,但早沒了當日的刺激與充實。那時一天是一天,每天都不一樣;這時十年是一天,天天都一樣......葛百裏驀地多了幾分感慨,再看這少年時,不由對他多了幾分羨慕,幾分好感。微笑道:"少年人誌向高遠,本就是一件好事。"忽地一頓,道,"少俠內息紊亂,中氣不足,可是受了什麼內傷?"

李太平拱手道:"謝前輩關懷!一個月前,我與大哥風聞吐蕃王意圖染指中原,便前去打探,不料在關外遇著了魔教分舵的集會,我與大哥混了進去,這才知道,原來魔教近年羽翼漸豐血蓮花不忘昔日之辱,意欲大舉進攻,這時已親率二千餘人的先鋒隊伍,趕往玉門關了。我大哥不敢怠慢,一方麵往我們會盟總壇飛鴿傳書,另一方麵,也派我來關內報信。不料半路上,碰著了仇家,戰了幾十回合,雖然晚輩僥幸取勝,卻給那廝瀕死一擊,傷了經脈。小傷不足掛齒,我想陝西乃是魔教東來的必經所在,'三友山莊'又是昔日抗擊魔教的大旗,這才飛馬趕到,前來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