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築草為城(58)(3 / 3)

那小釋一邊跟著得茶他們走,一邊悄悄地問得茶:“杭老師,你怎麼知道的東西那麼多啊?”得茶想著自己的心事,漫不經心地回答說:“你是說我知道茶吧。你知道得也不比我少嘛。再說,我本來研究的就是這個,專業嘛。”

“我也是專業啊,”小釋突然興奮起來,貼著得茶耳根,“茶禪一味啊,我在寺裏就是專門伺弄茶的。”

得茶的細長眼睛睜大了,目光一亮,小釋不說,他是不會問他的。

“你是山下國清寺還俗的吧?”

“也不叫還俗。運動一來,還也得還,不還也得還,我們國清寺的師兄師弟都被趕跑了。我不走,就到山上茶場裏等著。”

“等什麼?”

“等著有一天再回寺啊!”小釋自信心十足地回答。

得茶站住了,問:“你怎麼知道你還能回寺?”

“杭老師,你怎麼啦,你不是讀書人嗎,你怎麼也問我這個?書上不是都寫著嗎?曆朝曆代,種種劫難,反正總是要輪回的啊。沒有毀寺,哪裏來的建寺啊?哪裏會總是這樣下去的呢,阿彌陀佛,你不是也要回去教書的嗎?”

得茶真沒想得那麼遠,他甚至有點吃驚了,問道:“你怎麼知道我要回去教書呢?”

小釋得意地說:“猜猜也猜出來了,你不回去教書,你跑到山裏頭來幹什麼?你不好在城裏頭搞運動啊。我看出來了,你要是出家,肯定是個高僧。”

得茶想了想,說:“我永遠也不會出家。”

“為什麼?你有家嗎?如果你有妻兒,你可以在家當居士啊。”

“我也不當居士。”

“啊,我知道了,你有女人,破不了執。”小釋得意地說。

登至華頂,天已傍黑,人們將歇下來。聽山風陣陣,心中便有些戚戚。剛從杭州城跑出來的時候,一心隻想有一個安全的地方藏身,現在這個地方算是安全了吧,不知怎麼地卻開始想念起不安全的杭州城來。小釋給他們一個個安頓好,又跑去燒水,一會兒開水上來了,每人衝了一碗茶。得放便問得茶,這是不是他剛才說的雲霧茶。得茶到底沒有爺爺的那點功底,他隻聽爺爺說過,好茶未必都是明前茶,比如華頂茶,便是穀雨後立夏前采摘細嫩芽葉製成的,但他自己也沒有看到過,更不要說是嚐了。現在看到大粗碗底躺著的這種山中野茶,條索細緊彎曲,芽毫壯實顯露,色澤綠翠有神,一股熱水衝下去,香氣就泛了上來,嚐一口,還真是滋味鮮醇。雖如此,還是不敢妄加斷語,眼睛就看著小釋。那小釋真是個機靈的人兒,想必在國清寺時也是個稱職的茶僧,一邊給各位倒茶,一邊就口占詩一首:“江南風致說僧家,石山清泉竹裏茶,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煙茶翠滿袈裟。各位現在喝的,正是華頂雲霧茶。”

杭家人雖然茶字掛在口上,其實這些年來,和大家一樣,也喝不到什麼名貴茶,爬了這一日的山,口又渴了,如今一碗下去,真是醒酸灌頂,瓊漿玉液一般,紛紛地隻道“好茶”二字。得茶頭上密密的汗出來,心裏卻一下子清了許多,坐在床板一頭,說:“可惜是過了炒茶的季節,否則真是要好好看看你們是怎麼樣製作這茶的,和龍井茶真有另一番特色。”

“這有什麼難的,我跟你一講你就明白了。鮮葉攤放,下鍋殺青,再攤涼,用扇子扇水汽,再揉,再烘,再攤涼,再扇,再鍋炒,再攤涼,再炒,再幹,再攤涼,再藏。”

小釋說得快,大家又不是真正懂製茶的,滿耳朵聽去都是攤涼。就有人笑說:“這茶可真是夠熱的,隻管攤涼。”釋卻一本正經地說:“這就叫水裏火裏去得,熱裏冷裏經得嘛。沒有這番功夫,哪裏來的好茶。做人也是一樣的,也是要攤涼的,你們這會兒不是正在攤涼嗎?”

各位端著茶的,正喝得起勁,聽了這小釋一番話,竟然都如中了機鋒一般,有些愣怔起來了。得茶便到屋外茶園去領略天風。小釋跟著出來問道:“杭老師怎麼還不休息啊?”得茶笑了笑說:“爆炒了那麼多天,我正要好好地攤涼攤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