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伊斯的代表作有哪些
詹姆斯·喬伊斯(1882—1941),愛爾蘭作家、詩人。喬伊斯的作品除了短篇小說集《都柏林人》(1914)外,還有《青年藝術家的肖像》(1916)、《尤利西斯》(1922)以及《費尼根們的蘇醒》3部長篇。其中以《尤利西斯》最受推崇。喬伊斯是20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及“意識流”思想對全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貝克特是哪個文學流派的代表
薩繆爾·巴克利·貝克特(1906—1989),愛爾蘭著名作家、評論家和劇作家,他之所以成名或許主要在於劇本,特別是《等待戈多》(1952)。《等待戈多》的主題和核心是等待希望,是一出表現人類永恒地在無望中尋找希望的現代悲劇。作為貝克特的成名作,也是荒誕派戲劇的代表作,《等待戈多》在藝術上的確達到了空前的高度。他的戲劇作品還有《最後一局》、《啊,美好的日子》、《戲劇》等。1969年貝克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獲獎的原因是:“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說和戲劇作品使現代人從精神貧困中得到振奮”。瑞典皇家學院的代表在授獎儀式上讚揚他的戲劇“具有希臘悲劇的淨化作用”。
蒙田的隨筆具有什麼特點
蒙田(1533—1592),法國文藝複興後最重要的人文主義作家。《蒙田隨筆文集》共107章,百萬字左右。其中最著名的一篇為《為雷蒙·塞蓬德辯護》,充分表達了他的懷疑論的哲學思想。在蒙田當年的法國,由於長達三十年的宗教戰爭,使法國人民長期處於苦難之中,法國人對暴力感到了厭倦,對洋溢在《蒙田隨筆文集》中的智慧大加讚賞,《蒙田隨筆文集》因此成為許多法國“正直人的枕邊書”,滋潤過許多法國人的心田。它是十六世紀各種思潮和各種知識經過分析的總彙,有“生活的哲學”之美稱。書中語言平易通暢,不假雕飾,在法國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開創了隨筆式作品之先河。
拉封丹的寓言有什麼特點
讓·德·拉封丹(1621—1695),法國寓言詩人。他是個大器晚成的詩人。主要詩作有《寓言詩》、《故事詩》和韻文小說《普敘赫和庫比德的愛情》等。拉封丹的寓言善於借用現成的民間故事情節,運用詩的語言對之進行再創造。他的寓言詩對17世紀法國社會上的醜陋現象進行了大膽的諷刺。拉封丹的寓言詩,與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詩一起,構成了世界寓言作品中最高的三座豐碑。
莫裏哀的喜劇作品有哪些
莫裏哀(1622—1673),法國17世紀古典主義文學最重要的作家,古典主義喜劇的創建者,他在歐洲戲劇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莫裏哀給後人留下了近三十部喜劇。他的作品開古典主義喜劇之先河,極大影響了喜劇乃至整個戲劇界的發展。他的主要作品有《可笑的女才子》、《偽君子》、《唐璜》、《憤世嫉俗》、《吝嗇鬼》、《浦爾叟雅克先生》、《貴人迷》、《無病呻吟》等。
伏爾泰獲得了哪些美譽
伏爾泰(1694—1778),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伏爾泰是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旗手,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歐洲的良心”。
他的論說以諷刺見長,常常抨擊基督教會的教條和當時的法國教育製度。雨果曾評價說:“伏爾泰的名字所代表的不是一個人,而是整整一個時代。”他提倡天賦人權,認為人生來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權利,這種權利是天賦予的,不能被剝奪,這就是天賦人權思想。
博馬舍的代表作是什麼
博馬舍(1732—1799),法國喜劇作家。博馬舍最為出色的戲劇作品是費加羅三部曲:《塞維勒的理發師》、《費加羅的婚禮》和《有罪的母親》。這三部劇都以同一主人公費加羅在不同時期的故事為內容,合稱為“費加羅三部曲”。第三部在思想性和藝術性上都不如前兩部。“費加羅三部曲”,尤其是前兩部,不僅表達了先進的啟蒙思想,而且在藝術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司湯達的最大成就在哪方麵
司湯達(1783—1842),19世紀法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現代小說之父”。他的一生並不長,不到六十年,而且他在文學上起步很晚,三十幾歲才開始發表作品。然而,他卻給人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遺產:數部長篇,數十個短篇或故事,數百萬字的文論、隨筆和散文、遊記。司湯達是以長篇小說名世的,他的長篇代表作《紅與黑》,傳世一百多年,魅力分毫未減。然而,他的短篇小說也寫得十分精彩。其代表作《瓦尼娜·瓦尼尼》、《艾蕾》等,寫得生動傳神,膾炙人口,堪稱世界短篇小說花園裏的奇葩。它們與梅裏美的《馬特奧·法爾戈納》、《塔芒戈》、巴爾紮克的《戈布塞克》一起,標誌著法國短篇小說創作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