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柏的代表作是哪部
亞曆山大·蒲柏(1688—1744)是18世紀英國最偉大的詩人。代表作是諷刺長詩《奪發記》。這首詩描寫一家男孩偷剪了另一家女孩的一綹金發,因為此事引起兩家的爭執。蒲柏把此事描寫得和《伊利亞特》中特洛伊戰爭一樣壯觀,寫成了一部英雄史詩。這部作品對英國上流社會的無聊生活提出了溫和的批評。蒲柏的其他詩作還有諷刺長詩《愚人誌》、哲理詩《道德論》、《人論》和《與阿布斯諾博士書》等。另外,蒲柏還編纂了莎士比亞的戲劇集。
理查遜最傑出的作品是什麼
塞繆爾·理查遜(1689—1761),18世紀英國著名小說家,最成功的作品《克拉麗莎》是一部書信小說。這部著名的悲劇小說講的是美麗嫻雅的富家小姐克拉麗莎·哈洛在婚姻上的不幸遭遇。克拉麗莎是一位有名的淑女,不僅美貌驚人、才智出眾,品行也堪為女性的楷模。但是她家的長輩們——她的父親、伯父、叔父,甚至哥哥——出於貪婪,一致逼迫她嫁給一個醜陋而且沒有文化的富商。為了逃避這樁強加給她的婚事,克拉麗莎在聲稱愛她的貴族青年拉夫雷斯的幫助下逃離了家庭。然而落入拉夫雷斯之手後她卻發現,他一再使用詭計想得到她的貞操。克拉麗莎最終也未能躲過被拉夫雷斯強暴的厄運,不久傷心去世。這部小說“令人難忘地、戲劇性地展現了父權幹預和擁有女性身體的夢魘”。小說情感細膩,感傷氣氛濃厚,如著名評論家約翰遜所說“故事隻當做是發揮情感的場合”,書中充滿了女主人公心靈感受的描寫和各種道德問題的議論。
菲爾丁的典範之作是哪部小說
亨利·菲爾丁(1701—1754)是18世紀英國傑出的小說家和戲劇家。他與笛福和理查生一起成為英國近代小說的創始人,特別是他那些被稱為“散文滑稽史詩”的小說,成為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作,而《湯姆·瓊斯》則是其中的典範之作。這是一部內容極為豐富的社會諷刺小說。該小說規模宏大,共18部。小說以主人公湯姆·瓊斯的經曆和遭遇作為情節的基礎。湯姆原是棄兒,為鄉紳奧爾華綏的養子。他愛上了鄰居鄉紳魏斯登的獨生女兒蘇菲亞。他們兩人心心相印,可他們婚姻並不順利。鄉紳魏斯登看重門第出身,不容許女兒嫁給棄兒湯姆。由於湯姆本人有時行為有失檢點,加上奧爾華綏的外甥布立非蓄意誹謗中傷,湯姆被養父趕出家門。湯姆外出流浪,蘇菲亞獲知後,離家出走,尋找湯姆。湯姆和蘇菲亞以及其他小說人物各在途中經曆了種種遭遇和冒險。小說結局是湯姆和蘇菲亞最終相遇,兩人終成眷屬。
華茲華斯的詩有什麼特點
華茲華斯(1770—1850),英國浪漫主義詩人。他的早期詩歌《晚步》和《素描集》中,對大自然的描寫基本上未超出18世紀的傳統。然而,從《抒情歌謠集》開始,一反18世紀的詩風,將一種嶄新的風格帶到詩歌創作中,開創了英國文學史上浪漫主義詩歌的新時代。他為《抒情歌謠集》的再版所寫的序言被認為是浪漫主義文學的宣言。他的作品還有《不朽的征兆》以及由《序曲》和《漫遊》兩部分組成的哲理性長詩《隱者》等。
司各特是歐洲哪類小說的創始人
司各特(1771—1832),英國作家,著名的曆史小說家,歐洲曆史小說的創始者。司各特一生共寫了27部曆史小說,其中有較大一部分以蘇格蘭曆史為題材,主要有:《修墓老人》,描寫17世紀蘇格蘭清教徒為反抗英國當局的殘酷鎮壓而英勇起義的故事;《紅酋羅伯》,描寫被人稱作“蘇格蘭的羅賓漢”的部落英雄“紅酋羅伯”殺富濟貧和對抗官府的動人事跡;《中洛辛郡的心髒》的背景也是愛丁堡市民反對英國統治者的一次曆史暴亂,但著重創造了具有高尚品質的普通蘇格蘭姑娘珍妮·迪恩斯令人難忘的形象,被認為是司各特最優秀的作品。
奧斯汀的小說有什麼曆史意義
簡·奧斯汀(1775—1817),英國作家。她生於斯蒂文頓鄉一教區牧師家庭。受到較好的家庭教育,主要教材就是父親的文學藏書。奧斯汀一家愛讀流行小說,多半是庸俗的消遣品。她少女時期的習作就是對這類流行小說的滑稽模仿,這樣就形成了她作品中嘲諷的基調。她的六部小說《理智與感傷》(1811)、《傲慢與偏見》(1813)、《曼斯斐爾德花園》(1814)、《愛瑪》(1815)以及作者逝世以後出版的《諾桑覺修道院》(1818)和《勸導》(1818),大半以鄉鎮上的中產階級日常生活為題材,通過愛情婚姻等方麵的矛盾衝突反映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社會的風貌。作品中往往通過喜劇性的場麵嘲諷人們的愚蠢、自私、勢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點。奧斯汀的小說出現在19世紀初葉,一掃風行一時的假浪漫主義潮流,繼承和發展了英國18世紀優秀的現實主義傳統,為19世紀現實主義小說的高潮做了準備,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拜倫詩歌裏塑造了什麼樣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