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初期,秦國隻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國。通過一代代君主的勵精圖治,秦國逐漸發展壯大起來。這其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就是秦穆公。他在位時,秦國不僅實力大增,國土麵積也急劇擴張。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秦穆公對人才的發掘和任用。為了求賢,他甚至還會運用計謀。那麼,秦穆公究竟是怎樣訪賢、任賢的?秦國在這些賢才的治理下,又是如何逐漸崛起的呢?
不受待見的秦人也有爭霸的野心
晉國的公子重耳在外流亡了好幾十年,花甲之年才回到晉國當了國君。沒想到,老夫聊發少年狂,一番整頓改革後,晉國竟然變成了一方霸主。
其實,這也說明晉國底子好。要是宋國、衛國、曹國這種小國,就算多來幾個明君也是白搭。晉文公死後,晉國仍然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保持著強勢。不過,這期間還有一些別的國家對霸主的位子動起了心思,秦國就是其中之一。
秦人原是商族人,居薄姑。周初,他們被遷至西陲保邊疆。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為護送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
周平王東遷後,覺得鎬京附近的國土沒有奪回來的希望了,就做了個順水人情,把這塊地賜給了秦——你自己打去吧。沒想到,秦地人民民風彪悍,居然在秦文公時,將北方的遊牧民族趕了出去,奪回了這塊土地,有了立國的資本。
當時秦人所居的甘肅一帶是蠻族雜居的地方。那裏的環境也比較艱苦。在這樣的條件下,秦人頑強地在當地紮根,陸陸續續平定了當地的蠻族,形成了一方勢力。
秦國的子民和蠻族之間,除了有戰爭,還有和平的往來,甚至通婚。因此秦的民族成分當中,也有蠻族的血液,等於是多民族融合的產物。所以和周朝其他諸侯相比,秦君的身份就顯得低微了。他們和楚國一樣,被中原諸侯視為蠻夷,不怎麼招待見。
秦國雖然是草根出身,可是一個國家、一個家庭不可能世世代代都富貴或者貧賤。到了秦襄公時代,因為他護送周平王有功,所以得到了周天子授予的征討西北蠻族的權力。憑借著這個權力,秦國開始了對外擴張。
秦穆公在位時,秦國已經有了一定的家底。經過東征西討,他們已經攻占了關中平原的大部分地區。等他們想進一步向東方擴展時,強大的晉國阻擋了秦國繼續東進的路線。
秦穆公即位後,發現若僅憑借自己這點力量,是很難鑿開晉國這座大山的。於是,他定下了西進的策略。
公元前659年,即位時間不長的秦穆公親自帶兵橫渡黃河,攻擊戎人,吞並了很多領土,還為秦國補充了大量人口。
從這一係列的舉動不難看出,秦穆公具有擴張的雄心和爭霸的目標。但是,有雄心也好,有目標也罷,秦穆公總覺得自己身邊沒有賢人輔佐,為此很是苦惱。
有一天,秦穆公召見了伯樂。伯樂是秦國人,在秦國是養馬出身,是個比較善於相馬的人。二人見麵之後,秦穆公問他:“您老人家現在年齡也大了,萬一哪天突然沒了,你的子侄輩中,有沒有人能繼承你的衣缽?”
伯樂說:“真可惜,在我的子孫當中,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我。但是,我有一個老哥們兒,他相馬的本領也很高強,主公您不妨一試。”
穆公一聽,就把那人給叫來了,想試一試他的本事。過了三天,這個人興衝衝地跑來報告,說自己找到了一匹一流的好馬。穆公一聽特高興,就問起了那匹馬的特征。這個人回答說,那是一匹黃色的母馬。
秦穆公讓他把這馬牽來,想親自驗驗看。等馬一到,秦穆公就氣樂了——這哪是黃色的母馬啊,分明是一匹黑色的公馬。
秦穆公就問伯樂:“你說他擅長相馬,可他連馬的顏色、公母都分不清,我怎麼能相信他推薦的是匹好馬呢?”
伯樂慢悠悠地回答道:“主公有所不知,這位相馬的人很厲害,他一眼就能看中馬內在的靈性。而馬的顏色、外貌、雌雄,都不會影響它的品性,所以您就把這些忽略掉吧。如果您不信,可以騎上這匹馬試一試。”
於是,秦穆公跨上那匹高頭大馬。他一鞭子抽下去,胯下之馬就四蹄狂奔,那感覺就跟坐過山車一樣,果然是匹天下無雙的好馬。後來,秦穆公也從這件事兒上得到了啟發,明白了要不拘一格招攬人才。
秦穆公的左膀右臂
公元前655年,秦穆公派人到晉國求婚,要迎娶晉國的公主。在晉國公主的陪嫁中,有一個叫百裏奚的奴隸,是個人才。這人可能是不甘心當奴隸,就在前往秦國的路上跑了。
這時候,有人就對穆公說:“百裏奚是個難得的人才,您想要幹出一番大事業,一定得有他的輔佐。”於是秦穆公趕緊下令找百裏奚。
百裏奚一氣兒跑到了楚國,被當作奸細抓起來了。楚國士兵看他年紀也挺大的,就算當間諜,應該也刺探不出啥來,於是讓他在楚國放牛。
秦穆公的手下曆經千辛萬苦,終於打聽到了百裏奚的下落。秦穆公趕緊讓人備了份厚禮,想送給楚國,讓楚國把百裏奚送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