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貴妃絕戀 (9)(1 / 3)

想到這裏,他率領殘部,趕往京城長安。

到了京城,一看:好嘛,老胳膊老腿的老皇帝,跑得比兔子還快。

得,追吧。

追到鹹陽附近,追上了。跟皇帝一彙報,說大軍出關慘敗的情形,皇帝老頭也是唏噓不已,痛苦不堪。看他那衰樣,王思禮也沒好意思請求殺掉楊國忠——那會讓老頭更痛苦。

兵荒馬亂的,王思禮還忠於自己,皇帝比較感動,提拔一下吧,任命王思禮為隴右河西節度使,即刻赴任。

雖然兵敗,皇帝對自己還十分厚待,王思禮更不好意思說殺皇帝大舅哥(楊國忠)的事了。

不過,他沒死心。他很清楚,戰亂之時,想殺死一個人,靠的不是權力、地位,而是兩個字——武力。

戰爭,讓曾經的權威,喪失殆盡。

狼狽西行,曾經威風凜凜的唐玄宗,如今威嚴盡失,顏麵掃地。經常碰到村民圍堵,麵見玄宗,斥責一番:你如果不昏庸,哪至於有今天?

當時,安祿山的軍隊燒殺搶掠,民憤極大,不僅朝廷征討,百姓對叛軍也是恨之入骨,所以,老百姓都希望,朝廷能有所作為,早日平定叛軍。愛之深,責之切。

當時的唐玄宗,的確狼狽到了極點,就連保衛自己的部隊,也不好控製了。這些禁衛軍,以前整天吃香的喝辣的,耀武揚威,哪吃過這種苦?甭說太監,就是皇上親自出麵,也不好指揮。

這種情況下,王思禮很清楚: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楊國忠這個表麵上的宰相,身邊沒有兵卒將士,魚腩一般,現在不殺,更待何時?

現在的皇上,也隻是表麵上的“最高統治者”,南逃衛隊的最高統治者,還是他嗎?不是了。

這個時候,誰在禁衛軍中最有威信,誰就是最高統治者。權力和地位,會隨著形勢的變化而改變。

王思禮想到了一個人。

陳玄禮。

皇帝衛隊的最高統帥。

“楊國忠禍國殃民,怎麼還在皇帝左右?我曾勸哥舒翰殺掉楊國忠,他不聽,結果怎麼樣?如今形勢,能讓皇上殺掉楊國忠的,隻有您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早點動手,免留後患!”

陳玄禮也受夠了楊國忠的氣,點頭同意。

說話間,唐玄宗一行,就來到了馬嵬驛(今陝西鹹陽興平),楊貴妃的葬身地。

馬嵬驛,是個驛站,行人可以入內休息。唐玄宗帶著貴妃,入內休息。沒多會兒,就聽外麵喊聲震天,亂作一團。

玄宗大驚:安祿山這麼快就殺過來了?楊貴妃更是嚇得花枝亂顫。

大太監高力士忙去探查情況,很快回來,麵如土色:“報告皇上,大事不好!宰相楊國忠,以及韓國夫人、虢國夫人,都被禁軍殺死了!”

貴妃一聽,差點昏厥。

玄宗忙問:“禁軍?反了不成?陳玄禮何在?”

一位禦史大夫正在皇帝身邊,忙道:“皇上莫驚,我出去看看。”來到門外,但見禁衛軍士兵,已將楊國忠斬首,還不解氣,又在屍體上亂捅。禦史大夫憤然:“爾等怎可擅殺宰相!”話未說完,兵士一擁而上,將其砍死。

禦史大夫有去無回,另一大臣,名叫韋見素,出去查看,也被兵士群毆,頭破血流。危急之間,有人大喊:“韋相公好人,不要傷他!”兵士這才罷手。

韋見素得以脫身,退回驛內,彙報情況。

唐玄宗也慌了心神,手足無措。高力士道:“皇上啊,沒辦法了,韋相公出去都不管事,隻有您親自出麵,慰服眾將,或有轉機。”

玄宗硬著頭皮,勸慰一番,無非是說楊國忠既然死了,死了就死了吧,既往不咎,不怪你們的,立即解散,各就各位吧。

兵士一個個神情木然,沒有收隊的意思。玄宗無奈,踱回驛內,讓高力士去問陳玄禮:到底怎麼個意思?造反不成?

高力士回來報告:“陳玄禮說,楊國忠既然殺了,貴妃也不能放過,否則難免秋後算賬,請皇上賜貴妃自盡。”

唐玄宗道:“貴妃深居後宮,關她何事?濫殺無辜,天理何在?”

高力士道:“奴才據理力爭過了,可他們氣勢洶洶,不殺貴妃,誓不罷休。貴妃當然無罪,可兵士們不是傻子,曆史上秋後算賬的教訓,並不少。現在的形勢,已成兵變,不殺貴妃,陛下恐怕危險。丟車保帥,實屬無奈……”

唐玄宗神情木然,倚門而立,並不答話。身邊大臣紛紛跪勸:“眾怒難犯,安危就在須臾間,不速決斷,恐怕等不到安祿山來,大唐先危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