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國運記事(11)(3 / 3)

10月12日。孫中山派人海運軍械至海豐汕尾,謀起義未成。本年春,孫中山與日本人萱野長知議訂自日本秘密購械至廣東計劃,接械地點定為海豐縣屬汕尾,孫中山令萱野返日依計劃行事。萱野返日後,即電告香港稱:船械兩事已辦妥,速派熟悉海豐水勢的領港人前往日本,以作運械船的向導。馮自由尋覓海豐籍陳二九等兩人前往日本。10月8日,運械船“幸運丸”自長崎出發,隨行人員除萱野長知外,還有陸軍大尉定平伍一和前田九二四郎(宮崎寅藏郎舅)、金子克己、三原千尋、鬆本壽彥等人。這次購入槍械及軍需品價值不菲,預付萬元,餘款由山下汽船會社主人三上豐夷擔保。船出發之始即電告香港將於12日抵達目的地。原約許雪秋預備大船20艘接械,白天以白旗為號,夜晚以紅燈為號,信號相符,即行起運。12日黎明前,“幸運丸”依期到達距汕尾約10裏海岸,但屢發信號,均無應答。許雪秋因事前疏忽,準備不及,到10時才乘小舟一艘以白旗為號駛近,萱野責備雪秋籌備不善,須於下午四時集合多人多船前來起卸。但雪秋去後不久,“幸運丸”即被巡邏艇發現,被迫前往香港,於翌日抵港,馮自由、胡漢民邀萱野、定平等及惠州同誌溫子純、曾節夫等人開會,商議補救辦法。溫子純在港招募同誌500餘人由萱野帶領,乘原船赴平海,與岸上黨人聯絡大舉。不料16日晨,駐港日本代理領事以電話召山下汽船會社經理人到領事館,詢問該公司是否代革命黨人運械,經理人以實告之。日代領事讓船速返,“幸運丸”隻好返日,潮惠方麵軍事因而流產。“幸運丸”返日後,所載軍械被警察扣留,三上因保證購械借款,及又須承受該船未卸完的三井煤炭,損失重大。不久,許雪秋前往新加坡。12月26日,孫中山自河內為汕尾運械事件致書慰勞萱野長知,並囑“幸運丸”軍械再度運來澳門附近海麵,以商議再舉之計劃。

10月13日。清廷準東三省總督徐世昌先借外債千萬,辦理東三省新政。

10月14日。侍講學士朱福詵奏陳預備立憲宜明定宗旨。以平政黨而慰輿情。

黑龍江巡撫程德全奏呈統籌西北全局策六條。仍以改行省為變通之計,興交通為根本之圖,先籌巨款以定方針,儲邊才以圖宏濟。

10月15日。浙江興業銀行在上海創立 。實收資本總額4億元。杭州、南京、天津、漢口、北京、鄭州等地相繼設立分行。

孫中山致函張永福、陳楚楠等告知黨務近況。

10月16日。滬寧鐵路上海至鎮江段通車。

10月17日。梁啟超等在東京召開政聞社成立大會,被張繼等人搗散。清廷於1906年發布“預備仿行立憲”上諭後,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保皇會”立即表示擁護,並將其組織改名為“帝國憲政會”。同年12月13日,梁啟超、蔣智由等為推動國內憲政,與熊希齡、徐佛蘇、楊度等商組政聞社,暗奉康有為為首,後因楊度與徐佛蘇不合,楊度另組憲政公會。梁啟超等組織政聞社,會員約1500人,均為留學生。1907年10月17日,政聞社在日本東京神田錦輝館召開成立大會,梁啟超、徐佛蘇、蔣智由、麥孟華及留日學生張嘉森等300多名社員出席,其他赴會者亦有千餘人。蔣智由報告宗旨及籌組經過,徐佛蘇對《政聞社職員簡章》作了解釋說明。社長暫時虛左,置總務員一名,常務員兩名,總攬社務。總務員由發起人推薦,征求社員同意,常務員由社員投票選舉。內部機構設置六科,主任、科員均由常務員推薦,評議員由社員公舉。之後,發起人推薦馬相伯為總務員,社員全體通過;徐佛蘇、麥孟華當選為常務員;宣布了庶務、書記、會計、編纂、調查、交際各科主任和科員名單;公選張嘉林、張壽波、戴彬、隆福為評議員。日人大隈重信、板桓退助、犬養毅、崎尾行雄、矢野文雄等到會演說。同盟會會員張繼、陶成章、金剛等也到會,當場提出申討,口呼“馬鹿”,起立又喊“打”,400餘人奔向前,梁啟超遂自樓曲旋轉而墜,有人以草鞋擊中梁啟超麵部。張繼奔上會台,發表演說,宣揚革命,後因會場混亂,未能講完。政聞社成立大會亦不歡而散。1908年春,政聞社本部由日本遷往上海,以加強國內的活動。不久,慈禧下令查禁、嚴拿懲辦該社會員。12月14日,政聞社選瑞琨、陳介、孫誌曾為於事,主持東京社務。12月15日,政聞社在日本東京開會歡迎該社總務員馬相伯,並決定遷本部至上海。

10月18日。俄國侵占江東六十四屯。俄人強占黑龍江東岸六十四華屯不還,黑龍江巡撫程德全電請外務部核辦。11月3日,外務部就俄公使璞科第聲稱黑龍江東岸六十四屯,條約實係俄界,無從歸還一事,電谘東三省總督徐世昌確查核辦。

福建學生會電外務部驅逐在閩滋事日僧。日僧在閩布教滋事,幹涉內政,福建學生會電請外務部據約力爭,令其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