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士瓦中華公會發表“南非洲杜省虐待華僑慘狀書”。
7月23日。武昌創設存古學堂。清廷允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設該學堂,於湖北省城以保國粹而息亂源。設經學、史學、詞章、博賢四門課程,倡尊古讀經。並送存古學堂課表章程,請通飭照辦。
鄂省募四萬人赴伊犁實邊。巨富陳汝翼願以全家移往,鄂督張之洞奏保知府以獎之。
7月26日。湖北潛江縣郭家嘴數百人反對教會。
7月28日。徐世昌致電外務部,安東鐵路不能任日本駐兵。
袁世凱奏陳應派大臣赴德日考察憲法。在立憲國中,德國與日本最與中國相近,應派大臣分赴兩國“專就憲法一門,詳細調查”。奏請派明達治體之大臣分赴德日考察憲政,並請簡擇王公近支聰穎特出者赴英德學習政治兵備。
袁世凱奏請盡快實行預備立憲。清廷自1906年9月1日發布“預備仿行立憲”上諭後,複頒布一係列關於改革中央與地方官製,調整機構與人事之詔令,希望以“預備立憲”,緩和人民的不滿情緒,抵製革命運動。滿漢大臣紛紛上折獻策。本日袁世凱上奏列陳十事:一昭大信,親詣太廟昭告立憲;二舉人才,京外保薦,不拘官階破格錄用;三振國勢,重交涉,修武備;四融滿漢;五行賞罰,新政無進步,徒托空言者懲罰;六明黨派,對公黨、私黨勿加疑忌,使人心瓦解;七建政府,采內閣會議製度以固基礎;八設資政院(州設議事會,省設谘議局);九辦地方自治;十普及教育。
盧押籌建香港大學。盧押,軍人出身,曾在印度、阿富汗、非洲等地服役。來香港前任北尼日利亞專員兼總司令。12月,盧押在聖士提漢中學的畢業典禮上致詞時,首次提出創辦香港大學一事,主張西醫書院和香港工學院合並,再加設一個文學院即構成一個香港大學。富商摩地響應盧押的倡議,捐款15萬元,兩廣總督張人俊捐款20萬元,南洋華僑也有捐助。到1909年時,收到各方捐款共達127萬多元。1910年3月,盧押親自主持香港大學建校奠基禮,並自任校長。9月開始上課。
上海紳商要求參與商約。上海商務總會、商學公會與預備立憲公會聯合召開特別會議,議決致電農工商部、商約大臣,要求允許商人派代表參與商約。
7月30日。日俄簽訂維護各自侵華利益的《日俄協定》、《日俄密約》。《協定》規定:尊重彼此現時領土之完整,及所有兩國各自與中國締結之條約協定暨合同之權利;“承認中國之獨立與領土完整”,及各國在華商工業之機會均等主義,並相約各用所有之和平方法,以扶助及防護現狀之存續及對上述主義之尊重。實際上是兩國互相勾結,以保護各自在中國的侵略利益。《密約》有四條,規定將中國東三省劃為北滿和南滿,北滿為俄之勢力範圍,南滿為日之勢力範圍。俄承認日在朝鮮之地位,日承認俄在外蒙之利益。日俄兩國通過密約的簽訂,使其相互之間的關係得到了調整,結束了雙方在中國東北地區因侵略權益等問題長期對立和猜忌的局麵,由妥協走向勾結,同時嚴重地分割了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
滇人設立雲南死絕會。雲南紳民對於外國入侵深抱惡感,他們憤外侮交侵,而清政府保境無力,遂設立“雲南死絕會”,將以野蠻手段對付外國入侵者。
7月31日。學部奏準京師大學堂總監督由兼差改為實缺,秩視左右丞,三年為一任。
本月 。農工商部奏請各省仿行直隸創設農務總會。農工商部奏請朝廷批準立案,並請諭令各省一體仿行。10月,農工商部又奏籌為農會酌擬簡明章程折,闡明農會之設,實為整理農業之樞紐。本年底,農工商部奏準頒行《農會簡明章程》23條,規定各省於省城設立農務總會,於府廳州縣酌設分會,其餘鄉鎮、村落、市集次第酌設分所。總會設總理一員,協理一員,分會派總理一員,不設協理。總、協理以下設董事,總會約自20員至50員為率,分會約10員至30員為率,分所董事至多不得超過5員,任期均為一年,其組織和領導體製也與商會完全相同。自此以後,更多地區的農務會相繼宣告成立。
山西大學堂聘請英人蘇慧廉擔任西齋總教習。
伊犁將軍長庚在伊犁設立武備學堂。聘請日本人原尚誌為總教習。
《科學一斑》月刊在上海創刊 。由上海龍門師範學堂科學研究會主辦,曹祖參、沈丹成編輯發行。該刊設教育、國文、曆史、地理、政法、數學、理科、博物、圖畫、體育、音樂、手工、附錄等欄目,以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救國、教育救國為宗旨。已知發行四期。
《廣西官報》在桂林創刊。由廣西官報局主辦,以刊發本省公文、公牘,剪輯穗、滬、京、漢各報新聞為主要內容。該刊設電傳、諭旨、憲政、外交、吏政、民政、財政、禮教、教育、軍政、實業、郵傳、特別事件、評述文件等欄目。初為旬刊,後曾改為周刊、半月刊、月刊、五日刊。1911年10月,廣西獨立前夕停刊,共出108期。
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