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益智粽對續命湯(1 / 1)

安皇帝義熙元年(公元405年)

盧循遣使貢獻。時朝廷新定,未暇征討;壬申,以循為廣州刺史,徐道覆為始興相。循遺劉裕益智粽,裕報以續命湯。

盧循是官N代,到他這輩在朝廷已經沒有什麼奧援了,但是門第還在那兒擺著。很多家族不希望在婚姻過程降低“門第均分”,像盧循這樣有資質沒有資產的(有點像賣合格證和生產資質的國企)就成為“被婚”對象,他娶了比自家門戶較低的孫恩的妹妹,於是他成了孫恩的妹夫。孫恩大家沒有忘記吧,在會稽霹靂一聲暴動的那位。

孫恩被劉牢之、劉裕等N次大圍剿,最後逼到海邊,孫恩勇敢且慷慨地跳海自盡,他一直忽悠說,隻要相信他的五鬥米教,跳海以後會變成水仙(當然是水裏的神仙,不是水仙花)。忽悠人的人經常會把自己也忽悠進去,假話重複一萬次,說假話的也會自我催眠,反正要死了,孫恩於是親自實踐自己的學說,也許他真的相信自己會變成一枚帥氣的水仙哥的。

孫恩水仙了,盧循接過大舅哥的槍,繼續革命鬥誌昂,但是還是被劉裕打得招架不住,在浙江待不下去了,被迫“戰略轉移”,經福建晉海輾轉長征到了廣州(番禺)。盧循還真不是白給的,他以前是孫恩的軍師,現在自己掌舵了,當然要發揮一下,他把廣州刺史抓起來,“攝廣州事”,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主政南粵”了。

桓玄稱皇帝,劉裕伐桓玄,這一折騰就是一年多時間,盧循在廣州吃白斬雞喝老火湯過得挺好,劉裕迎回晉安帝,朝廷初定。盧循於是派使節到建康表示臣服,希望中央能保持廣州現狀,維持廣州穩定。盧循還特意給主政中央的劉裕送去了“益智粽”——大家都是有智商的人,但處理廣州問題需要更高的智慧,所以送你粽子“益智”,那意思咱們也玩“一國兩製”吧,也來個五十年不變?

劉裕當然是有政治智慧的,你丫隻有“十幾個人來七八條槍”,就在廣州奪權執政,老子現在兵強馬壯,那又該如何?但是劉裕豈能容盧循長期逍遙法外,現在無暇顧及,不等於以後不找你算賬。劉裕於是回送盧循一帖“續命湯”。

益智粽,續命湯,字麵上工整對仗,但背後的實力和信心顯然是有差距的。所以凡是期望對方“以高度政治智慧如何如何”的,都是露怯的說法,有實力特別是有槍的人,從來不稀罕什麼鳥“高度政治智慧”。

“小事大以智,大事小以仁。”孔夫子說這話的意思是,弱小的對付強大的要靠智慧,強大的安撫弱小的要靠仁德。沒有實力就要靠腦筋靈活,才真正需要高度的政治智慧,比如盧循,他抓到廣州刺史,一開始也沒有隨便處理,後來看劉裕把桓玄搞定了,盧循便上報說這位刺史吳某人是桓黨,然後才冠冕堂皇地把他殺了;有實力就會萌生霸權主義,強大也是硬道理,“大事小以仁”從來都是孔夫子的良好願望,也是弱勢群體的良好願望,古今中外,通常情況下,絕大多數情況下,良好願望就是等於良好的願望,良好願望≠殘酷的現實。

小人物給大人物送禮,都是表達良好願望的;大人物贈小人物禮物,願望有時就不那麼良好了。政治家經常會開政治局級的玩笑,也會適當表現他的幽默感和詼諧趣味,這是先戲弄後宰殺的冷幽默冷詼諧,比如朱元璋在徐達生背癰時送肯德基最新款的蒸鵝,還有這次劉裕頗費文思的“續命湯”。

不記得以前介紹過沒有,古時科舉時,有位考生把“昧昧我思之”錯成“妹妹我思之”,批卷的考官沒有簡單劃×,而是誠懇指正道:“哥哥你錯了。”劉裕拿“續命湯”回複盧循的“益智粽”也是這個意思:哥哥你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