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庾氏謝幕(2 / 2)

後來,王導能得享尊榮,可能和他神色謙和有關,在成帝司馬衍眼裏,王導可能比舅舅庾亮還可親。皇帝和王導關係親近,庾亮還沒有跋扈到非讓皇帝天天哭鼻子的程度,庾亮和王導能夠共處始終恐怕這也是一個原因。

司馬衍雖留有兩子,但尚在繈褓之中,庾冰就建議立成帝的弟弟司馬嶽,理由當然是國賴長君,但史書的解釋是庾冰“自以兄弟秉權日久,恐易世之後,親屬愈疏,為它人所間,每說帝以國有強敵,宜立長君”。立成帝的兒子庾冰成了老舅舅,而立成帝的弟弟依然是舅舅,親戚是一輩比一輩疏。成帝當然希望能立自己的兒子,但是不獲舅舅們的支持,這麼小的兒子所托何人?隻要還沒有愚蠢到家,就知道委曲求全,保全兩子性命已是最重要的了。

司馬嶽即位,是為康帝。

且說新皇帝司馬嶽把皇兄葬了,在葬禮上,司馬嶽對庾冰、何充感歎道:“朕嗣鴻業,二君之力也。”何充是王導的政治遺產繼承人,性格很衝:“陛下龍飛,臣冰之力也;若如臣議,不睹升平之世。”

何充主張立成帝司馬衍之子,和庾氏兄弟觀點不同,但是雙方沒有因為這事兒衝突起來。

司馬嶽在位不到兩年,就生病去世了。國賴長君,司馬家的長君偏偏命都不長。庾氏兄弟想調回頭來立司馬衍的兒子繼位,何充站出來說話,主張立司馬嶽的兒子。庾家兄弟已經轉移了帝係,這會兒又想把刪除的文件還原,這樣“把持”的痕跡實在重了,況且司馬嶽在臨死之前首肯了何充的主張,再拿先帝說事已然不管用了。

何充和司馬嶽的皇後褚氏、褚後的父親褚裒(póu)結成統一戰線,庾氏兄弟遂有邊緣化之虞。

庾冰庾翼先後也死了,庾翼想讓自己的兒子繼續把持長江上遊諸州郡的軍政大權,但是花無百日紅,庾家凋謝已成定勢。庾氏兄弟對內想改革,對外想振作,但不為整個朝廷所理解和支持,這其中恐怕也有他們庾家欲以戰功鞏固權勢的私心。褚氏懦弱,後來在晉室勃然崛起的是桓溫。桓溫對庾氏兄弟心裏的小九九揣摩得很準很到位,庾氏想做的事他部分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