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粗鄙的暴力(1 / 1)

康皇帝建元元年(公元343年)

春,二月,高句麗王釗遣其弟稱臣入朝於燕,貢珍異以千數。燕王皝乃還其父屍,猶留其母為質。

宇文逸豆歸遣其相莫淺渾將兵擊燕;諸將爭欲擊之,燕王皝不許。莫淺渾以為皝畏之,酣飲縱獵,不複設備。皝使慕容翰出擊之,莫淺渾大敗,僅以身免,盡俘其眾。

慕容皝打敗段遼,小勝石虎——對石虎的勝利雖然不是決定性的,但是小組積分是有的,最起碼鞏固了自己的地位。他哥哥慕容翰從段遼那裏逃到更北邊的宇文部落,這哥們兒看到慕容皝地位不可動搖了,或者是思鄉心切,居然又從宇文部逃回了慕容部。

慕容翰建議慕容皝進攻宇文部,宇文部的頭領叫宇文逸豆歸,慕容翰曾在這裏避難,了解了人家的虛實,慕容翰為了討好弟弟慕容皝,不惜拿恩人作為禮物。

慕容翰還建議,在進攻宇文部之前,最好摟草打兔子,順手把高句麗幹一下,免得他們在後麵乘虛而入。慕容皝皆然之。

遊牧民族是全民皆兵,機動性高,在地廣人稀的北方,誰要徹底消滅誰都很困難,一般隻要把對方打散了,就算勝利,不像農業社會,必須攻占了對方有象征意義的城市才算勝利。慕容皝把高句麗打散了,但覺得光這樣不行啊,於是把高句麗國王老爹的屍體從墳墓裏挖出來,把人家母親也抓起來,一死一活作為人質,這樣守株待兔,讓高句麗徹底屈服。

對高句麗和宇文部的戰爭,慕容皝皆取得勝利,慕容翰在戰鬥中英勇負傷,回來以後,傷勢漸好,於是騎馬奔馳了一番,意思是活動一下筋骨,燕王慕容皝警惕性蠻高,監視攝像頭一直安裝在慕容翰左右,一舉一動都看得清清楚楚。慕容皝“雅好文學”,當然熟知前朝故事,於是學習曹操好榜樣,隻要是對反複之人,即使於我有功也照殺不誤,要不怎麼能培養出“一貫忠誠”的浩然正氣?於是下令賜死哥哥。

偉人曾說過,沒有文化的軍隊是不能打勝仗的。其實沒有文化的軍隊甚至野蠻流氓的軍隊在一定時期是很有戰鬥力的,也是可以打勝仗的。像慕容皝,隻要豁出來,自己老爹也可能被人家挖出來,就可以製伏不臣。

黑社會暴力集團也是有秩序、有管理的,甚至有自己理念和價值的。

石虎失敗以後,開始聚精會神抓內部建設,洛陽、長安、襄國、鄴城,魏晉以來凡是皇帝住過的地方,他都要大修宮殿,他可能有個樸素的想法,就是要把宮殿修得超越前任,就可以證明自己功邁前朝;另外一個就是大搞家庭基本建設,收羅民間美女三萬餘人,為此逼死了其中三千多人的老公,也許是這個原因才導致他大營四都吧——女人導致房地產剛需,看來自古有之啊。

石虎還大力提倡有“胡羯”特色的文化娛樂活動,那就是遊獵。石虎後來吃得超級肥胖,因為脂肪和蛋白質在那個時代是稀缺資源,所以吃成熊胖是那個時代和現在某些地方(比如我們東北方的鄰居)人君迥然不同於臣民的重要標誌,石虎胖到騎不了馬,他要出獵就得坐在專門為他製造的“悍馬”上,大概是一種用數匹馬馱著的擔架。他把漢人的農田成片成片地設為狩獵開發區,出台“犯獸法”,這下“獵管們”高興了,又是拆遷,又是抓人,以犯獸罪處死的有百餘人。當然,他也得弄點公共工程,不能把財政全用在個人消費上,他要在黃河上來個“一橋飛架南北”,“用功五百餘萬而橋不成,虎怒,斬匠而罷”。這可能是中國在黃河上架橋的最早記載。

個人高消費,行政高成本,國家投資高付出沒回報,要是在今天,這樣的政府肯定要有麻煩,甚至要完蛋。但是石虎給自己的定位是黑社會,隻要有軍隊能搶劫就行。有一次石虎看到自己的兒子石宣“乘大輅,羽葆華蓋,建天子旌旗”,帶著戎卒十八萬行進,他和後宮升陵霄觀望之,大聲笑曰:“我家父子如是,自非天崩地陷,當複何愁!但抱子弄孫,日為樂耳。”

相信不少人翻史到此,肯定會氣結於胸!可是想想石虎不過把帝王們皆有的心理剖白而已,這等於現在的人自曝行業“潛規則”。所以石虎還算是“光明磊落”,我們喟歎一聲也就算了。

最近讀了一下韓毓海的《五百年來誰著史》,這位北大教授應該安排到真理部工作,他的觀點在此不討論了。他在書中說到魏晉,說是五胡少數民族起義摧毀了封建士族階層。粗鄙的暴力固然摧毀了精致的腐朽,但這個粗鄙的東西絕對不是好東西,不比腐朽更好,甚至更壞,因為任何粗鄙的暴力最後都會在民脂民膏的滋養下逐步精致腐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