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納稅錢》外,馬薩喬為布朗卡奇禮拜堂所繪的另一幅壁畫《被逐出伊甸園》,也被譽為文藝複興時期的傑作之一。在這幅畫中,馬薩喬讓自右下角射下的光線在亞當和夏娃身上造成強烈的明暗對比,使人體顯出很強的立體感;人體周圍沒有瑣碎的景物,使畫麵表現出深遠的空間距離。馬薩喬為佛羅倫薩新聖母瑪利亞修道院繪製的壁畫《聖三位一體》同樣久負盛名。在這幅畫中,馬薩喬以一間有拱頂的方形禮拜堂為背景,有意地把畫麵的透視點置於觀眾眼睛的高度,使觀眾仿佛覺得畫麵上的建築物逼真得像是生活中那座真實教堂在建築結構上的連接部分。這種創造性地采用線形透視法的作品,顯示了文藝複興時期畫家充滿自信的進取精神。
遺憾的是,馬薩喬不知道什麼原因,放下他未完成的工作,到羅馬去了,從此音信皆無,人們隻能猜測他也許遭到了意外或疾病夭亡了。布朗卡奇禮拜堂的壁畫雖然沒有完成,卻被立刻公認為繪畫上的一大進步。因為在這些壁畫中,馬薩喬終於擺脫了哥特式畫風的約束,形成了自己寫實的畫風。他在前人未曾涉及的廣闊繪畫領域內,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從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西方美術史中,還沒有一位畫家能像馬薩喬那樣,在如此短促的生命中,為發展一種新的畫風作出如此巨大的貢獻。在那些大膽的裸體、優雅的衣褶、驚人的透視學、寫實的遠縮法和精確的解剖細節中,在光與影的微妙層次深度中,大家都感到了一種新的東西在湧動。凡是在佛羅倫薩行程範圍可及的有雄心的畫家都來研究這些作品,這些畫家包括安傑利科、利比、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沒有一個人在死後仍然有過這麼多顯赫的學生,也沒有哪位藝術家曾經不自覺地有過這樣大的影響力。達·芬奇曾經說過:“馬薩喬以完美的作品顯示,凡是不以自然這個至高的女主人為向導的人,都會在徒勞的苦工裏耗盡生命。”這可以說是對馬薩喬這樣的文藝複興繪畫班首最高的評價了。
教士畫家利比是被人毒死的嗎
宋代著名詞人柳詠曾寫下這樣兩句詞:“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說的是為了自己心愛的女人,心神俱疲算得了什麼呢!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無數畫家在與女人的追歡逐樂中獲得創作的靈感,美麗的女人成為他們提升作品品級的重要源泉。但是有這樣一位畫家,他本為教士,卻違反教規,整日生活在女人堆裏,而且據說他的死也與女人有關。這位畫家就是被稱為教士畫家的弗拉·菲利波·利比(1406~1469)。
利比出生於佛羅倫薩卡爾米內修道院周圍貧民區一個屠夫家庭中。由於子女過多,無力贍養,父親就讓利比和一個兄弟從小進修道院當修士。公元1421年,當利比15歲時,他宣誓終身侍奉主。公元1430年的修道院記錄本上就有利比從事宗教活動的記載。他不喜歡讀指定的書,卻在書頁邊緣畫滿了漫畫。副主教注意到這些漫畫顯示出非凡的天賦,就讓他學馬薩喬在教堂裏所畫的壁畫。不久,利比就在同一所教堂裏繪製自己的壁畫了。這些壁畫現在已經不存在了,但有的學者認為與馬薩喬的作品相比,一點也不遜色。正是在教堂的這些經曆,促使利比決心做一名畫家。但是他發誓要做個修士卻是個錯誤。這種情況在後來變得越來越嚴重。
根據記載,利比非常好色。當他看中一個女人時,就願意獻出一切財產來占有她。如果不能成功,他就畫她的畫像來平息心中的愛火。這種習慣完全占據了他的心靈,隻要一有這樣的心情存在,他簡直就無法集中注意力工作。有一次,美第奇家族的科西莫雇傭他時,把他關在房子裏,以免他外出浪費時間。但是僅僅過了兩天,他就被色情和獸性的欲望征服,用剪刀剪下床單,係在窗戶上攀到房外,花費很多的時間盡情地玩樂,以致科西莫找不到他。最後利比自己回來工作了。從此以後,科西莫讓他來去自由,不再把他關起來,而是用感情的束縛絆住他,使他更情願地服務。在普拉托的一所修道院當神父時,利比曾傾心於一位名叫盧克雷齊亞·布蒂的修女。從教會保存的當時的揭發材料看,在公元1456~1458年間,住在利比房屋內的除了盧克雷齊亞外,還有她的一個姐姐以及其他五位修女。盧克雷齊亞後來回到女修道院,但是和利比的關係並未中斷,先後為他生了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另外,利比還惹上了許多麻煩:已經付給他畫款的人說他未能按約完成所訂的畫;他的助手抱怨他拖欠工資;教會和世俗社會都與他相處得不很和諧;他被當局進行審判,並被判處以酷刑。在這生死攸關之際,科西莫不僅出麵幹預,還請教皇庇護二世下令赦免,並準許利比和盧克雷齊亞還俗,結成夫婦。但是利比仍然保留著宗教習慣,在自己的作品上沿用著“菲利波神父”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