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史潮澎湃:國際史學潮流年鑒學派及其發展過程(1 / 2)

年鑒學派是當代西方最重要的曆史學派之一。它所發動的史學變革,被稱為“法國史學革命”,影響至廣至大,對世界史學的發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著名英國曆史學家傑弗裏·巴勒克拉夫(Geoffrey Barractbugh)說:“他們(年鑒學派學者)為舊曆史學轉向新曆史學開辟了道路”。而美國曆史學家斯托揚諾維奇則說:“年鑒學派對史學研究和曆史方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在20世紀的任何一個國家裏,沒有任何一個學者團體能夠望其項背”。這些評價並不是誇大。

年鑒學派因《年鑒》(Annales)雜誌而得名。該雜誌由法國史學家馬克·布洛赫(Marc Bloch)和呂西安·費弗爾(Lucien Febvre)於1929年在斯特拉斯堡大學創辦。當時刊名《經濟社會史年鑒》(Annales d’histoire économique et sociale),1936年刊址遷到巴黎。後來幾經更名,1939年更名為《社會史年鑒》(Annales d’histoire sociale),1942年再度更名為《社會曆史綜合評論》(Melanges d’histoire sociale),1946年更名為《年鑒:經濟、社會與文化》(Annales。Economies,sociétés,civilisations),1994年又改為《年鑒:曆史與社會科學》(Annales。Histoire,Sciences Sociales),以後一直沿用至今。以此雜誌為中心,一批誌同道合的學者彙集到了一起,逐漸形成了一個重要的國際性學派。正如有人形容的那樣,在該學派創立之初,它不過是傳統史學“汪洋大海中的一隻小小的玩具船,然而它卻使世界曆史學改變了方向”。此外,這個學派也產生了像馬克·布洛赫和費爾南·布羅代爾(Fernand Braudel)這樣的20世紀最重要的曆史學家,並使得巴黎因此而得以成為世界史學的重鎮。

年鑒學派自創立至今,已曆時近七十年。在這一時期中,該學派自身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它不僅從最初的一個以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任教的幾位學者為主的小學術群體,發展成一個人數眾多的世界性的史學變革運動,而且在學術思想、學術風格、研究範圍、研究重點乃至學術貢獻等方麵,也較前有頗大差異,以至於第二代學術領袖布羅代爾公開宣稱:第三代學者主持下的《年鑒》雜誌所宣傳的史學理論,與第一、二代學者的思想已毫無共同之處。不過,盡管如此,圍繞在該雜誌周圍的學者群,仍然是一個有別於其他學者的群體,換言之,從廣義上來說,仍然是一個學派。用今日年鑒學派領袖雅克·勒高夫(Jacques Le Goff)的話來說,在該學派的發展過程中,“我們的學派性越來越弱。我們是一個群體,有著共同的觀念基礎;我們又是一個運動,我們仍希望繼續存在和發展”。大致而言,該學派的發展,經曆了三個階段。通過對各個階段的主要特點的簡單介紹,我們可以大略地看到該學派的發展軌跡。

第一階段(1929—1945)是創立階段。在此階段中,主要的領導者和學術領袖是呂西安·費弗爾(1878—1956)和馬克·布洛赫(1886—1944)。在該學派創建之前,他們都已在新建立的斯特拉斯堡大學任教。有鑒於傳統史學中的種種問題,他們創辦了一份新風格、新內容的史學雜誌,以批判舊史學,倡導新史學。這份雜誌即《年鑒》雜誌。該雜誌一反以往史學期刊之慣例,務求超越各國史學之局限而達成國際學者合作之局麵。他們首次提出了“總體史”的新概念,號召將地理學、心理學和社會學引入曆史學,進行多學科和跨學科的綜合研究。他們的努力逐漸獲得法國學術界的承認,因而費弗爾於1933年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而布洛赫也於1937年被任命為巴黎大學經濟史學教授。年鑒學派的重心也隨之而轉移到巴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學派活動受到很大影響,雜誌幾經改名,許多學者的研究也被迫中輟。主要學術代表人物布洛赫更因從事抵抗活動而被納粹捕獲,並於其學術的黃金年齡被殺害,從而使得年鑒學派蒙受了嚴重的損失。

第二階段(1945—1968)是極盛階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年鑒學派複興,並有了巨大發展。戰後不久,年鑒學派經曆了兩件大事。第一件事,是以費弗爾為中心的《年鑒》雜誌領導班子作了改組,並將雜誌的名稱由原來的《經濟社會史年鑒》,更改為《年鑒:經濟、社會與文化》,標誌著該學派研究視野的進一步擴大。第二件事,是經費弗爾的努力,法國政府終於同意於1947年在法國高等研究實驗學院內設立了獨立的第六係(即經濟和社會科學係),由費弗爾任主任。他為這個係所確定的方針是,跨學科研究、向全世界開放、以探討問題和集體調查為基礎、曆史在其中起鼓動和帶頭作用,等等。這些也正是《年鑒》雜誌的宗旨,因此這個係也就成了年鑒學派的大本營。費弗爾於1956年逝世後,由年鑒學派第二代傳人費爾南·布羅代爾(1902—1985)繼任該係主任,並且他還在羅伯爾·曼德羅和馬克·費羅的輔佐下,主持《年鑒》雜誌的出版工作。布羅代爾是該學派第二階段的旗手和領袖。在他領導之下,年鑒學派達到了巔峰,不僅逐漸成為了法國史學的主流學派,而且影響波及全世界,他也因而被稱為法國和歐洲史學界的“教皇”。在年鑒學派所做出的理論貢獻中占有極其重要地位的“三種時段”說、“結構的曆史”說等,都是布羅代爾在這一時期提出並發展完備的。計量史學的興起(即史學中的“計量革命”)、曆史人口學和人口史學的重大發展、區域史與係列史研究的進一步深入,也都發生於這一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