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1948年 民國三十七年(2 / 3)

20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行憲第一任總統、副總統宣誓就職。

24日,立法院通過總統提名翁文灝為行政院院長。蔣介石任命吳鼎昌為總統府秘書長,薛嶽為參軍長,俞鴻鈞為中央銀行總裁。

31日,行政院發布全部閣員名單:行政院副院長為顧孟餘,國防何應欽、財政王雲五、糧食關吉玉、主計徐堪、資源孫越崎。其他各部仍舊。秘書長李維果。

蔣介石派白崇禧為華中“剿匪”總司令。

本月,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大解放區合成華北解放區,設立中共中央華北局、華北聯合行政委員會、華北軍區;劉少奇兼華北局第一書記,董必武任行政委員會主任,聶榮臻任華北軍區司令員,薄一波任政治委員,徐向前、滕代遠、蕭克任副司令員,趙爾陸任參謀長,羅瑞卿任政治部主任。華北軍區下轄六個軍區和第一、二兵團(共七個縱隊)。

本月中旬,華北軍區第二兵團(楊得誌),發動冀熱察戰役,至7月20日結束,其中主要戰場有熱西、冀東與保北三處,共殲政府軍三萬餘人,切斷了平綏、平承、北寧、平漢諸鐵路線。傅作義部於平北、冀東之間陷於孤立境地。

6月:

2日,國民黨中常會議決: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秘書長陳立夫辭職,由陳布雷暫代。

4日,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發表聲明:警告中國學生不要進行反美運動。

5日,行憲第一屆監察院舉行首次院會。外交部長王世傑重申中國對日政策。特任戴傳賢為國史館館長。

9日,於右任當選監察院院長。蔣介石派劉峙為徐州“剿匪”總司令。

11日至7月21日,解放軍華北軍區第一兵團(徐向前兼司令員),為保衛晉中麥收,進一步削弱閻錫山兵力,並為解放太原創造條件,發動了晉中戰役。徐兵團以六萬餘人,殲政府軍七萬四千餘人,包括第七兵團總部、四個軍部、九個師、二個總隊。生俘閻錫山部野戰總司令趙承綏,擊斃其副總司令元泉馨(原侵華日軍獨立步兵第十四旅團長),解放十四座縣城,並完成了對太原之包圍,戰績輝煌。

16日,國民黨中常會提名王寵惠為司法院院長,張伯苓為考試院院長。物價繼續高漲,重慶市發生搶米風潮。

24日,監察院投票同意王寵惠為司法院院長,石誌泉為副院長;張伯苓為考試院院長,賈景德為副院長。

28日,白崇禧就任華中“剿匪”總司令。

本月,國民政府財政赤字高達4345656億元。上海物價從1948年8月到1949年4月底,物價指數上升了135742倍。

自上年(1947年)7月至本月,為第二年的戰爭。此一年時間內,解放軍共殲政府軍一百五十二萬餘人,共六十六個整旅。解放一百六十四座縣城。

政府軍經補充,總兵力仍有三百六十五萬人,正規軍為一百九十八萬人,共一百零五個整編師(軍),非正規軍五十三萬人,特種兵,海、空軍共四十五萬人,後方機關、學校六十九萬人。正規軍在第一線者為二百四十九個整編旅(師),共一百七十四萬人,被分割於東北、華北、西北、中原、華東各城市,地區互不聯係。

解放軍:兩年作戰損失八十餘萬人。但有四十五萬傷愈戰士歸隊,又動員一百一十萬農民參軍,並有八十萬俘虜,經教育後可補充入隊,加上政府軍參加解放軍者,總兵力已由原一百二十萬人增到二百八十萬人,正規軍一百四十九萬人。全軍裝備,亦大有改善,已建立炮團三十五個,重型火炮即有一千一百餘門,並在政府統治地區建立了許多遊擊隊。

7月:

3日,《中美雙邊協定》在南京簽訂。該協定係經濟援華事項,規定援華款項為二億七千五百萬美元,特贈一億二千五百萬美元,中國承認改善對外商務關係,接待美國代表團,並協助其執行任務;美國保有隨時停止援助之權利。

14日,監察院同意總統提名江庸等十二人為大法官。

23日,台灣省成立地方自治協會。

本月中旬,中共中央軍委指示:準備於8、9兩個月內攻克濟南,然後於冬春之際攻取徐州,改變原4月至8月後,由三個縱隊先渡長江的計劃。

8月:

3日,蔣介石召開南京軍事會議,決定於戰略要地實行機動大兵團作戰,扭轉戰局,反守為攻,追殲解放軍。

12日,蔣介石派張治中為西北軍政長官。

19日,政府頒布《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規定改革幣製,發行金圓券,收兌法幣及金、銀、外幣。法幣三百萬元折合金圓券一元;金圓券二元,折合銀幣一元,金圓券一元折合美元四元,黃金每兩折合金圓券二百元。金圓券有一元、十元、五十元、一百元各種。自1946年7月全麵內戰爆發以來,軍費浩繁,占全年收入80%,1947年國民政府收入為十七萬億元(實為13萬億元),而軍費開支為一百萬億元。八十餘萬億元即靠印票機支付。1945年10月,上海共印鈔票2600萬張,值法幣560億元。年底,則印鈔票十萬三千餘億元,為戰前之七百三十七倍。至1947年,上海已有五家印鈔廠,每分鍾印出一千六百萬元。1948年8月,已印出法幣一千二百萬億元。

因此之故,物價飛漲,無法控製。1945年7月,上海大米每斤法幣十二元;麵粉每斤十元;小米每斤六元;玉米麵每斤三元。1946年1月則大米每斤一百八十四元;麵粉每斤一百九十六元;小米六十元、玉米麵六十元。2月,大米又漲至每斤四百八十元。11月份,公教人員薪金貼補到戰前之一千倍,而生活指數則增加七千九百多倍。1948年,法幣發行量為戰前二十萬倍;物價則上漲三百九十萬倍。又如法幣一百元,1937年可買一頭牛,到1947年,隻能買三分之一盒火柴。大學教授每月工資,戰前為150塊銀元,1948年則隻合銀元五、六元,不到戰前女工工資之一半。戰前一美元等於三百元法幣,1948年則一美元等於五千七百元法幣。1946年1月,國民政府為解決軍費等款項又拋售黃金,每條價格一千九百四十千元,最低為一千七百九十五千元。到12月,則升高為三千七百十五千元。1947年2月,中央銀行停止拋售黃金。但停售前,黃金每條為四千五百八十四千元,至2月13日,黃金每條七千八百千元。停售黃金以後,黃金於黑市交易,價格更高。

停售黃金後,蔣又製定《緊急措施》規定黃金、外幣不準於國內流通。繼而又規定《取締黃金投機買賣辦法》十條,其中心原則,是不準人民攜帶黃金、美鈔;禁止黃金代替通貨。其價格,又定在拋售前之低價格。凡違反規定者,即把黃金充公。以此辦法,又將人民購得之黃金、美鈔以“違法”之名奪回。為此特成立“經濟檢查團”,進行檢查,並鼓勵告密。以此方法沒收民間黃金,僅十天中就沒收黃金二十多萬兩、美鈔一百二十多萬元。此次幣製改革又準人民持有黃金、白銀、美鈔,兌取金圓券,借以低價收取黃、白和美鈔,並借以抑製物價飛漲。但是,政府財政赤字不斷擴大,至1948年歲入為五十七萬餘億元,歲出為九十五萬億餘元,赤字為三十七萬億元,物價仍無法抑製,必仍以增印金圓券補足之。金圓券則不能回兌或回籠,亦必迅速貶值。黃金兌價上升為每兩合金圓券六千至九千元。至此,黃金、白銀、美鈔持有者不敢再兌金圓券廢紙。幣製改革失敗,金圓券亦成為廢紙無人使用。

同日,任命關麟征為陸軍副總司令。

21日,蔣介石為加強經濟管製,特設各地經濟管製督導員,特派俞鴻鈞、張厲生、宋子文為上海、天津、廣州三地督導員,蔣經國、王撫洲、霍寶樹等協助督導,打擊投機商與抑製物價,但此措施,毫無作用。

22日,蔣介石昭告國人:厲行經濟改革,清除中共地下組織。

23日,金圓券開始發行。朱德在解放軍總部彙報會上指出:自古以來,誰取得中原勝利,誰就取得最後勝利。要求中原軍區,在條件成熟時,進行中原決戰;並提出今後十個月內,解決傅作義,拔掉濟南、太原諸點。

蔣經國以上海經濟特派員身份,在上海開始推行平抑物價政策。他指揮上海市六個軍警單位,全部出動檢查,凡違反規定者,一律吊銷執照,沒收貨物,並對負責人予以法辦;至10月2日,為第一階段。他宣言“投機家不打倒,冒險家不趕走,暴發戶不消滅,上海市人民是永遠不能安定的”。同時指出,奸商和貪官汙吏相勾結,為非作歹,因而特別警告官員們對貪官汙吏,必須嚴辦。他說:上海有許多商人……擁有本店製造的兩個武器:一個是造謠欺騙;一個是勾結貪官汙吏。做官的人如與商人勾結,政府將要加倍懲辦,戚再玉已經槍斃了。聽說不久的將來,還有類似的人,也要得到同樣的命運。這就是對身為官吏的人的警告。他指斥奸商為政府的兩大敵人之一,必須打倒;另一個大敵,他指為中共。29日,蔣經國於上海成立了一個“人民服務站”,其任務是接受告密和揭發材料。9月10日,由其舊部王升組建成一萬三千三百人的行動隊伍,分成二十大隊,專門從事推動群眾參加監督和揭發不法事件。經其一段緊張工作,首先破獲三大案件:第一個,是財政部秘書陶明啟,泄露國家經濟機密,串通商人拋售水紗股票,從事投機。事破後陶被捕入獄服刑。第二個,上海警備司令部科長張亞民和第六稽察大隊長某人,因勒索罪被處決。第三個,是王春哲,因囤積居奇被處決。而因案入獄之巨商大賈有六十四名之多。經過此三大案,蔣經國在上海名聲大著,一時成為鐵麵無私之傳奇人物。記者們稱他為“中國之經濟沙皇”。他則特別強調人民的力量,他說“人民的事情隻有用人民自己的手可以解決”。經過一個月的雷厲風行,上海民眾開始信任蔣經國,上海在一個月內收兌黃金、白銀、外幣三億七千三百萬美元。其中黃金十二萬五千六百餘兩,美鈔三千二百萬元。財長王雲五,為之沾沾自喜。但問題亦接踵而至。由於上海限價,商品便不到上海銷售,造成貨物缺乏,市麵蕭條,而富商大賈,則以突然投入市場之金圓券(儲資變遊資)購置貨物,囤積居奇,將生活必需品囤積起來,向蔣經國之新政挑戰,使上海有市無貨。蔣經國遂於9月30日組成一千六百二十八個小組,在上海警察局長俞叔平帶領下,對上海物資進行總檢查。凡登記不實者,一律查封。奸商便遊動囤積,逃避查封。當查到一個大囤積點時,卻是揚子公司,該公司是孔祥熙兒子孔令侃所辦。蔣經國堅持對該公司按法處理,但蔣介石則以此係親戚之公司,不準蔣經國查辦。他對蔣經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