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1947年 民國三十六年(3 / 3)

13日,蔣介石於國民黨六屆四中全會上講該黨今後應有之努力,提出以服務代命令;以功效代宣傳;以自反代報複;以說服代鬥爭四條原則,但官老爺和專製政府,根本做不到這四條。所以談不上付諸實行。

15日,立法院批準對意大利和約。

18日,中常會通過《修正中央執行委員會組織大綱》,增設青年部及理論研究委員會。

26日,國務會議通過下屆國大代表選舉日期展緩一月,決定於11月21日至23日舉行選舉。

本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成立,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隸於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組建。

10月:

2日,聯合國中國代表團建議聯大限製使用否決權。

8日,國民黨中常會通過《黨員團員重新登記確定黨籍辦法》,定於10月15日開始登記,至11月底完成。

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發表政治宣言,該宣言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粉碎國民黨軍隊進攻後,已經全麵反攻,整個敵我形勢,已發生了根本變化。中國人民解放軍之作戰目的,在於實現全國人民之要求,打倒內戰禍首蔣介石,建立民主聯合政府。同時宣布中共中央和解放軍之八項基本政策:(一)組成民族統一戰線,打倒蔣介石獨裁政府。(二)懲辦內戰罪犯。(三)實行人民民主製度。(四)肅清貪官汙吏。(五)沒收官僚資本(指國民政府官員之私人資本),發展民族工業。(六)廢除封建剝削製度實行耕者有其田。(七)承認各少數民族有平等自治權利。(八)廢除一切賣國條約。

中共中央公布《土地法大綱》,規定廢除封建性半封建性土地製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製度”;“廢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權”;“廢除一切祠堂、廟宇、寺院、學校、機關、團體的土地所有權”;接收地主牲畜、農具、房屋、糧食及其他財產;並征收富農上述財產的多餘部分。以鄉村農民大會及其選出的委員會,鄉村無地少地農民所組織的貧農團大會及其選出的委員會,區、縣、省等級農民代表大會及其選出的委員會為改革土地製度的合法執行機關。

16日,魏德邁在美國發表援華意見。

20日,美國國務院聲明:魏德邁訪華報告書暫不發表。

20日,蔣介石提出作戰新階段論,該論要求完成三個戰略目的:(一)占領中共政治根據地。(二)摧毀其軍事根據地。(三)封鎖國際交通線,使不能獲得國際援助。本月,政府軍占領沂蒙山區;本月11日,又對膠東完成海上封鎖,蔣認為對中共可以關上門大打了。

26日,中國外交部長王世傑在日本重述中國對日和約之立場:對日本絕無報複意向。

27日,國民政府宣布中國民主同盟為非法團體,予以取締。《中美救濟協定》在南京簽字。

31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以10月24日為“聯合國日”。

本月下旬,解放軍晉察冀野戰軍在清風店殲滅羅曆戎第三軍一萬七千人,生俘羅曆戎。11月6日,該野戰軍對石家莊發起進攻,並於12日占領此城,殲守軍二萬四千餘人。此係解放軍首次對大城市作攻堅戰。

本月至12月,晉冀魯豫軍區與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攻克晉南運城,殲政府軍七千餘人。

11月:

5日,民主同盟首腦張瀾等決定即日解散民盟總部。

7日,蔣介石命令成立國防部九江指揮部,以白崇禧為該部主任,指揮五省作戰,及其省政。其任務是消滅劉、鄧大軍於大別山區。

23日,該部成立,所部軍隊二十萬人。劉、鄧大軍隻有九萬一千餘人。

27日,開戰,12月下旬,劉、鄧以主力一部西越平漢線,開辟桐柏、江漢兩解放區。陳毅、粟裕大軍和陳、謝兵團聯合向白崇禧包圍圈攻擊,至12月殲白部四萬五千人。12月底,陳、粟、陳、謝和劉、鄧大軍打破白崇禧之圍殲戰,從9月至12月,此三大力量殲敵共十九萬五千餘人,解放一百個縣城,使鄂豫皖、豫皖蘇、豫西三大解放區連成一片。

10日,蔣介石訓示黨員:戡亂工作重於競選,選舉名額應多留於黨外人士。

18日,行政院會議通過《蘇浙皖贛豫湘六省聯防方案》。

21日,全國各地開始投票選舉國民大會代表,於23日完成普選工作。

12月:

自7月至本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又殲政府軍五十四個旅,內有二十八個整編旅,共七十五萬餘人。政府軍總數降為三百六十五萬人,正規軍因增編而升為一百八十一萬人,共二七九個旅,但戰鬥力已大大下降。解放軍上升為二百四十九萬人,正規軍一百三十二萬人,已有各種火炮七千四百餘門,戰鬥力大大提高。

2日,國民政府特任傅作義為華北“剿匪”總司令,統一指揮晉、冀、察、熱、綏五省軍事。

8日,《中美轉讓船艦協定》在南京簽字;美國船艦一百四十艘無償讓於中國。

9日,行政院會議通過《地方自治通則》。

12日,國務會議通過《訓政結束程序法案》,並決定第四屆國民參政員任期延長至國民大會開會之日為止。

15日,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央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史館館長張繼逝世於南京,終年六十六歲。

18日,蔣介石召集四聯總處(四大銀行聯合辦事總處)理事會全體會議,說明“戡亂”之政策,經濟重於軍事,決定繼續停止國家行局之貸款業務。

20日,國民政府監察院糾舉馮玉祥在美國考察違法失職案。

25日,中華民國憲法開始實施,國民政府宣布明年3月29日召開國民大會。

本日至28日,中共中央於陝北米脂縣楊家溝召開會議,毛澤東於此作了《目前的形勢和我們的任務》報告。其中總結了軍事經驗,提出十大軍事原則:(一)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敵。後打集中、強大之敵。(二)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廣大鄉村,後取大城市。(三)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目標,不以保衛和攻奪城市和地方為目標;保衛和奪取城市之地方,是殲敵人有生力量的地點,並且常要反複多次。(四)每戰集中絕對優勢兵力,以二、三、四倍甚至五、六倍兵力,四麵包圍敵人,力求全殲;力求避免打得不償失之戰。(五)每戰必有準備,並有把握取得勝利。(六)必要時連續作戰。(七)力求於運動戰中殲滅敵人,同時注重陣地戰攻擊戰術,奪取據點與城市。(八)先攻防守薄弱之據點與城市;其次則相機攻取中等防備程度之城市與據點;敵人守備強固之據點與城市,條件成熟後奪取之。(九)俘獲敵全部武器與大部人員補充自己,人力物力來源主要在前線。(十)善於利用兩個戰役之間的空隙,從事休整,但休整時間不可過長,以便使敵不能獲得喘息機會。

據此原則,中央軍委提出力爭五年左右(自1946年算),消滅國民政府全部軍隊;並以穩紮穩打,不求速效的戰略原則,實行以上十項軍事原則,部署各根據地之反攻作戰。

26日,各省市參議會開始選舉行憲第一屆監察院監察委員。

29日,國民黨中常會議決:《關於國大代表本黨黨員與友黨黨員退讓實施辦法》。蔣介石至漢口召集華中軍政首長舉行重要會議。

本年,自5月至7月初,林彪中共東北野戰軍發動夏季攻勢。5月中旬,解放長春外圍懷德縣、公主嶺,中斷沈陽、長春交通,並殲滅四平增援懷德之國民黨軍第八十八師於黑鬆林。5月29日,東北野戰軍解放昌圖,中斷沈陽、四平之交通。5月30日,蔣介石到沈陽具體部署東北軍事,命令杜聿明等固守四平街。此時四平已被東北野戰軍兩個縱隊包圍。6月29日,國民黨軍鄭洞國部率軍解四平之圍。但至此時,杜聿明指揮之東北國民黨軍已被局促於錦州、沈陽、四平、長春、吉林等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線地區,失去優勢,並被殲八萬三千餘精銳之師,失去城市四十餘座。杜聿明此時胃病複發,即辭職赴滬治病,鄭洞國出任東北保安司令長官之職。9月,蔣以陳誠兼任東北行轅主任,欲以陳誠扭轉東北局勢,當然也未能如願。9月15日至11月3日,東北野戰軍又發動秋季攻勢,殲敵六萬九千餘人。收複城市十五座。東北國民黨軍占領之各大城市地區,更加縮小。彭德懷西北野戰軍自9月至11月,收複延長、延川、清澗,殲敵整編七十六師一部八千餘人,生俘師長廖昂,繼於榆林地區殲馬家軍二千四百人,轉入外線作戰。華東野戰軍許世友部,自9月至12月,收複膠東萊陽、平度、掖縣,殲敵六萬餘人。華東野戰軍蘇北兵團自8月至12月殲敵二萬四千餘人,收複蘇北解放區。晉察冀野戰軍自9月至11月攻克石家莊,收複河北省。晉冀魯豫軍區太嶽部隊和西北野戰軍殲敵一萬三千人。至於此時,長江以北,黑龍江以南,國民政府軍均被困於大中城市、主要交通線地區,陷於點、線之中。蔣介石之敗局,已基本顯現出來。

中共中央領導之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成立,主席烏蘭夫。

本年國民政府財政:歲入十三萬億餘元;歲出四十萬億餘元;赤字二十七萬億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