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1939年 民國二十八年(1 / 3)

1月:

1日,中國國民黨中常會臨時會議議決:永遠開除汪精衛黨籍,並撤銷其一切職務。西康省政府成立,以劉文輝為西康省政府主席。

6日,日本近衛內閣倒台,由平沼祺一郎繼組內閣。

10日,行政院任命石友三為察哈爾省政府主席;日寇飛機空襲重慶,欲以此逼迫重慶屈服。

13日,日本天皇禦前會議決定南犯侵占中國海南島。此是日寇決定南向美英開戰之啟步,亦其“大東亞共榮圈”之啟步。

14日,英國政府照會日本政府,聲明英國堅守《九國公約》立場。

同日,國民政府財政部通告以海關擔保之債務償還辦法。

17日,行政院任命薛嶽為湖南省政府主席。

20日,國民黨中常會議決:推蔣介石兼任國民參政會議長。

21日,中國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在重慶召開,至30日閉幕。通過《改進國際宣傳實施方案》、《推進淪陷區域宣傳工作》、《編輯三民主義讀物》、《第二期戰時財政金融計劃》、《改進黨的工作方法》等案並議決組織國防最高委員會,統一黨政軍之指揮,由蔣介石任委員長。

該會議重點討論了對付中共的問題,並通過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針。此後國共之間的鬥爭開始激化。

本月,中共《新華日報》在重慶創刊。

2月:

1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重慶行營結束,另設委員長行轅於成都及西昌,派賀國光、張篤倫分任各行轅主任。

6日,行政院通過《非常時期評定物價及取締投機操縱辦法》。

7日,國防最高委員會成立,張群任秘書長。

8日,新四軍第一支隊於本日晚向東灣日軍第十五師團之大田中隊一部發起攻擊,殲敵百餘人,第一支隊傷亡六十九人。

10日,日寇登陸海南島。

11日,蔣介石接見中外記者,指出日寇登陸海南島,乃是太平洋上之“九一八”。太平洋上之形勢必然大變。並於當日記下日記雲:“敵軍今晨在瓊州(海南島)海口登陸,聲明占領該島,此為開戰以來,對英美最大之威脅。此後戰局必急轉直下。倭寇狂妄,蓋已決心向民主世界開戰矣。”

本日,第十八集團軍第一二九師於冀南威縣香城固地區殲日軍第十師團第四十聯隊一部一百餘人,繳獲大炮三門,毀敵汽車九輛,一二九師傷亡五十人。

12日,國民參政會第三次大會在重慶召開,蔣介石親自主持。

19日,通過《擁護抗戰建國國策》。同日,世界反侵略運動大會通過援華製日案。

21日,國民政府派劉峙為重慶衛戍總司令。國民參政會第三次大會閉幕。

3月:

4日,宋慶齡發起婦女界獻金運動。

8日,中英成立五百萬英鎊平準基金借款。

12日,國民黨中央公布《國民精神總動員綱領》、《國民公約》及其實行辦法。

14日,中越航空線開航。此是國際援華航線,是中國抗戰之國際接濟大動脈。

15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西安行營主任程潛,向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報告稱:中共在陝甘寧邊區“擅組特區政府”,征糧抽丁,請嚴予取締。

16日,國防最高委員會議決:令交通部開始測繪西北鐵路。

21日,汪精衛在河內遇刺未中,其部屬曾仲鳴被擊斃。

中共中央作出《關於發展華中武裝力量的指示》。

23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設置戰地黨政委員會。

26日,財政部宣布《鹽稅擔保新辦法》。

28日,南昌失守(亦雲27日失陷)。

自本月中旬開始,中國軍隊進行了南昌會戰。參戰日軍為岡村寧次第十一軍,四個師團與海、空、炮兵部隊。國民政府軍委會,即令第九戰區發動四月攻勢,反攻南昌,本月上旬,蔣介石針對日寇對南昌之進攻,部署如下:先發製人;互相策應,確保南昌。攻擊先發時間為3月15日。戰鬥序列:羅卓英第十九集團軍第十二師固守現陣地,阻敵渡河;樊崧甫部第八軍、七十三軍由武寧指向德安、瑞昌間,攻敵右側;王陵基兩個師向武陵東北集結,接替七十三軍防務;楊森兩個師向武寧西北集結,接替第八軍防務。3月15日前接替完畢。盧漢四個師向修北、三都推進,準備爾後作戰;周岩、關麟征部向鄂南、湘北之敵襲擊,阻敵轉進;孔荷崇遊擊隊切斷陽新、通山、崇陽間公路,阻敵增援;秀山遊擊隊襲敵後方,破壞交通、輜重;洞庭湖西北部隊,對江麵湖麵嚴密監視。此係以攻為守,保衛南昌。但由於部隊行動遲緩,未能按期發動攻擊,而日寇岡村,卻於3月18日,首先向吳城鎮、徐家埠地區發動攻擊。中國九戰區軍隊,被動防守,一攻即潰。20日,日軍渡過修水。21日,蔣介石聞訊,電令薛嶽固守陣地;令羅卓英移軍進賢,指揮三戰區三個師策應南昌作戰,警戒鄱陽湖南岸。又令薛嶽派三個支隊插入敵人後方,破壞交通。25日,日寇又攻陷奉新、萬家埠,主力向南昌進犯。蔣又令羅卓英於湘贛右側擊敵,向贛江迫進;令薛嶽固守南昌正麵,必要時向贛江兩岸推進,掩護贛南;武寧、崇陽、通山方麵之第八軍、七十三軍,不顧南昌變化,斷然反攻,並以一部向南潯挺進,斷敵後路。第三戰區須以兩個師以上兵力增援九戰區,於東鄉、進賢方麵策應作戰。俞濟時、盧漢部向安義、奉新轉進。但這一切部署,均無濟於事,中國軍隊尚未到位日寇已於27日攻陷南昌。4月上旬,蔣電令薛嶽反攻南昌。於4月24日開始攻擊。一部向南潯進擊,阻敵增援;另一部亦向南潯挺進。並協助反攻南昌;上官雲相集團軍主攻南昌。至本年5月上旬,陳安寶軍(二十九軍)突擊南昌城防工事,因炮兵太少,受敵空軍與重炮轟擊,勢不能當,未能獲勝,軍長陳安寶殉國,攻城失敗,停止進攻。此役中國軍隊損失慘重。陳安寶軍長殉國;中國軍隊傷亡十二萬餘人。

4月:

11日,立法院院長孫科出使蘇聯,抵達莫斯科。

13日,國民政府發行建設公債六億元。

23日,日本政府宣布:統轄中國南海之東沙、西沙、團沙諸群島。

本日至25日,第十八集團軍(八路軍)一二〇師於齊會地區殲日軍第二十七師之第三聯隊第二大隊七百餘人。

25日,蔣介石電孫科:麵促斯大林與英、法交涉時,應特提出遠東地區之集體安全問題。

26日,國民黨中常會決定第一屆參議員延長任期一年。

29日,蔣介石囑英國駐華使節卡爾建議其政府,對於英、俄政府所獲諒解,宜推廣至廣東。

5月:

本月,第十八集團軍(八路軍)一一五師於肥城以南一帶突圍。先是於本年3月份,一一五師師部進入魯西平原。首戰樊壩,殲鄆城偽軍八百餘人。繼之於泰山以西運河以東地區對敵作數次戰鬥。日軍立即派第一一四師團及偽軍一部,共五千餘人,分數路自泰安、肥城、平陰、東阿、東平、汶上、寧陽、大汶口、滿莊地區向泰山、肥城山區發動進攻,一一五師師部與六八六團、津浦支隊以及地方黨政機關,被圍於肥城以南之陸房村一帶地區,方圓不到十公裏。本月11日,敵人於飛機、大炮掩護下發動總攻擊。八路軍頑強抵抗,曾一度被敵人衝入陣地,旋又擊退敵人。本月12日拂曉,乘敵整頓部隊之時突圍而出,轉移於東平地區,共殲敵人千餘人。

本月上旬,李宗仁第五戰區向平漢線南段發動攻擊,對武漢日寇造成威脅。日軍為解除武漢威脅以第十一軍三個師團於5月1日,向第五戰區隨縣與棗陽發動攻擊。第五戰區李品仙、湯恩伯、廖磊、孫連仲、孫震各集團軍進行反擊,日寇進退失據,受創而退。至中旬,恢複原來態勢。此戰役(隨棗會戰),中國軍隊殲日軍一萬三千餘人。

1日,國民精神總動員開始實施,蔣介石要求全國軍民力行“國家至上,民族至上;軍事第一,勝利第一;意誌集中,力量集中”三信條。

4日,日寇飛機狂炸重慶,重慶損失慘重,全城死傷八千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