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達開抵浙閩,清廷震動,急調曾國藩入浙,對石作戰。及石達開入閩,清廷複命曾氏入閩。此時石有兵十餘萬眾。
到了1859年春,翼王轉戰湘南,將湘軍甩於贛省,號稱大軍二十萬人。湘軍各部自贛回湘,又急募兵勇,成四萬之軍。清廷複自鄂省派水陸大軍入湘。翼軍優勢頓失。此時,翼軍內部又複分化,何名標率二萬餘人而走。翼王欲攻衡州未遂,各部作戰不利遂又改道湘西,欲經鄂西入蜀。旋因受阻,於秋季由湘南轉入廣西(但陳開義軍不願接受其指揮獨立行事),攻克慶遠府,以此為翼王府。
1860年春,石達開三十歲。於慶遠北山白龍洞題詩鳴誌,其部屬亦同時題詩奉和,均刻於洞中。石達開詩句為:
挺身登峻嶺。舉目照遙空。
毀佛崇天地,移民複古風。
臨軍稱將勇,玩洞羨詩雄。
劍氣衝星鬥,文光射日虹。
其元宰、各部尚書,均有和詩,亦為精品。
石達開於慶遠駐八個月,因供給不足,又轉移四川。此後軍心不振,發生普遍分化,多自謀出路。1861年,翼王移駐賓州(賓陽),李錦貴迎其入上林縣城,石封其為“純忠大柱國體天侯”,倚為幹城。旋又戰敗,回抵貴縣故鄉,入城立翼王府。此時清軍大軍壓境,形勢危殆。1861年10月,石達開複由桂入湘。1862年1月,翼王軍大破鄂軍於來鳳,斬殺總兵以下將領多員。後由鄂西進入四川,遭駱秉章等三路大軍圍堵,複轉入貴州。再後又被迫入滇北。冬季,再軍分三路入川,占領敘州橫江鎮地區。
當時,川督駱秉章率大軍密集橫江兩岸,雲南巡撫張亮基守敘州,雲南提督胡中和湘、川軍諸部,將翼王軍圍困於橫江地區,雙方激戰。至1863年初,翼軍因叛徒內應而大敗。數月後,石達開率三萬人自滇北米糧壩渡金沙江而西,進入西康寧遠府(西昌)準備搶渡大渡河。駱秉章早已督軍扼守大渡河各渡口,及各要隘,阻止翼軍渡河而北,各部防務,極為嚴密。翼軍進而不能,退已無路。加之軍糧全無,以草根樹皮充饑,連軍馬亦已食之,處於絕境。石達開無奈致信土司王應元,請其讓出一條生路,王應元拒絕。石遂欲投河自盡,但念及尚有七千人馬,便願以自身獻死換取七千人生命,遂於1863年6月投書清營,其書雲:
……宥我將士,請免誅戮……則達一人可以自刎。三軍飭以全安。達舍生果得出全吾軍,捐軀稍可仰對我主,雖斧鉞之交加,死為不辱,任身首之分裂,義亦無傷。
數日後,翼王即攜幼子定中偕宰輔曾仁和、大中丞黃再忠、恩丞相韋普成至清營獻死。總兵楊應剛即遣散翼軍四千餘人。精壯官兵二千人集中大樹堡,奉督師藩司劉蓉密令盡數燒死和殺死。清廷殘忍殺俘,如同禽獸。
石達開等五人被解送省城成都。1863月8月,駱秉章奉鹹豐諭令,將石達開等四人,淩遲處死。石臨刑之際神色怡然。其幼子定中,傳說未死,後改姓名為時化雨。
駱秉章(?—1866),進士出身,曆任巡撫、總督。1850年任湖南巡撫。次年調任湖北巡撫。旅又回任湖南,與曾國藩等,共同效命清廷,全力鎮壓太平軍。1860年任四川總督,率軍入川,鎮壓李永和、藍大順義軍。
17日,德勒克多爾濟奏:俄國公使,由天津來京師,鹹豐命譚廷襄羈縻之,使其不得進京。
26日,曾國藩奏請結束丁憂。鹹豐仍令迅赴江西領兵。
7月:
1日,雲南武定州回眾起事,清軍前往鎮壓。
11日,俄國兵至海蘭泡,建營安炮,要求通商。鹹豐命奕山拒絕之。
12日,鹹豐諭令(在關內與太平軍、撚軍作戰之)吉林、黑龍江兩省兵,酌量撤回本省抵禦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