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1857年 鹹豐七年太平天國七年(1 / 3)

1月:

21日,清廷命桂良為大學士;以譚廷襄為直隸總督,曾望顏為陝西巡撫。

27日,晉封懿妃那拉氏為懿貴妃。那拉氏自此之後,開始幹預朝政,主張對外屈服,對內鎮壓。

2月:

17日,鹹豐召西淩阿、崇安回京;加勝保副都統銜,幫辦軍務;命李鈞接辦河防。

20日,葉名琛奏:“剿英夷獲勝”;鹹豐命蘇、直、閩浙各督、撫接受前車之鑒,對英夷不可輕忽。

本月,太平軍攻擊圍困安徽桐城之清軍秦定三部,與撚軍張洛行會師。

太平軍名將陳玉成與陳仕章在皖北橫掃清軍,連取無為州、湯頭鎮、巢縣,西攻廬江。於本月,陳玉成自無為州西進時,清軍秦定三令參將鮑雲翥率黔、皖勇等一千五百人赴廬江守城,被陳玉成擊潰,陳占廬江縣城,進擊圍困桐城之秦定三、鄭魁士清軍,時蕪湖援軍亦至,桐城內之李秀成亦出城攻敵。本月,擊潰秦定三等清軍於桐城外,秦等退走。陳、李揮師追擊,殲敵千餘人。攻克六安。民眾參加太平軍者數萬人,在六安三河尖與撚軍張洛行會師。自此軍威大振,大舉北攻。四月,陳玉成率師南下,遠征湖北。

3月:

6日,曾國藩丁父憂。清廷給假治喪;命楊載福暫統水軍,彭玉麟副之。

29日,在與回民義軍作戰時貴州提督孝順兵敗都勻,陣亡。

4月:

1日,襄樊民眾起事,攻占河南內鄉,旋放棄之。

5日,怡良以病免,命何桂清為兩江總督。

7日,貴州起義民眾攻占永從。

9日,清廷任耆齡為江西巡撫。

13日,恒春奏:雲南回眾勢大,請調鄖陽總兵王國材,來滇助戰。清廷準奏。

23日,廣西橫州民眾起事,清廷命廣東清軍平定之。葉名琛奏稱:英船退出省河。

26日,恒春奏稱:迤西回眾投降。德勒克多爾齊奏稱:俄國要求派公使來京。鹹豐不允。

5月:

28日,西安將軍薩迎阿卒,清廷以劉鉦代理西安將軍。

6月2日,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迫於洪仁發、洪仁達之肆意排擠,離開天京。繼率全體屬下與其基本隊伍,至東梁山,過蕪湖,自皖南渡江,經皖北,過無為州,赴安慶。沿途張貼五言告示,傳諭軍民,將其被逼出走真相曉諭軍民,以此告別皖省民眾。其中有雲:

“為瀝破血誠,諄諭眾軍民……去歲遭禍亂,狼狽趕回京。自謂此愚忠,定蒙聖君明。乃事有不然,詔旨降頻仍。重重生疑忌,一筆難盡陳。用是自奮厲,出師再表真。力酬上帝徒,勉報主恩仁。精忠若金石,曆久見真誠。惟期妖滅盡,予誌複歸林。為此行諄諭,遍告眾軍民。”

石達開抵安慶後,立即飛檄本部各軍,準備出發;並運動各友軍加入本軍。但陳玉成、李秀成等未跟隨石達開出走。總計隨石達開出走者約十萬人左右。9月,翼王率軍自安慶渡江南走,先抵景德鎮,再向南進,攻克樂平與安仁。隆天豫何益生、希天侯胡有容殉難。後翼王棄安仁,向西南推進,敗湘軍周鳳山部於東鄉,又擊敗清軍李定太部,繼進撫州,於各縣進行府試,征集人才。本年年末,翼王遇湘軍劉於潯、彭玉麟部勁敵,遂繞道前進,抵豐城,轉趨新淦,再向吉安,抵吉水三曲灘,遇湘軍張運蘭、王開化等部進行激戰,再敗,又有將官多人陣亡,損失慘重。連戰失利。翼王遂於1858年初,退回撫州,轉而東向,經略浙閩,其後揮軍於撫州、進賢、東鄉東進。楊輔清、楊義清亦隨東下。翼王率軍連敗閩、浙各軍,進入浙江省境。楊輔清部則南入福建。江西留守各軍,先後放棄撫州、新淦、金谿、建昌、吉安,追趕翼王本部。至下半年江西全省已無太平軍蹤跡。

石達開入浙,久攻衢州不下,退回江山,分二路入閩。所占領各縣城,又複失掉。不久,石軍本部與石鎮吉及兩楊部會師於浦城,複內部分裂。楊輔清、楊義清二人始終以“東殿”自稱,不肯服從石達開指揮。石達開不能忍,遂分離之。二楊又轉回江西,歸服天朝,楊輔清任五主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