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1854年 鹹豐四年太平天國四年(1 / 3)

1月:

11日,太平天國開科取士,此日是天王洪秀全生日,其科舉製分為會試、鄉試。會試在天京,鄉試在占領區。初次舉行京試(會試)時,不論出身、門第、資格、學曆,凡布衣、紳士、倡優、隸卒,均可平等赴考。金榜亦分三甲。一甲三人:狀元、榜眼、探花,封加官職同於指揮;二甲,無定數,稱翰林,封職同將軍;三甲稱進士,封職同總製。初期每年於天京會試,共分四次考試。一為天試,於十二月初十日舉行,旋改為十月初一日,即幼主生日,二為“翼試”,即翼王石達開之考試,在二月初一日,三為“北試”,在六月二十日,即北王韋昌輝之考試。四為“東試”,在八月初十日舉行,即東王楊秀清之試。狀元稱“天試狀元”,或“翼試狀元”。1856年後,取消其他三試,隻舉行天試一種:九月初九日為文進士、翰林、狀元之試,十九日武科天試。現任官員,也可以應試;婦女亦可以應考。

鄉試製度:每年正月十五日,選出各省鄉試官。三月初三考文秀才,十三日考武秀才;五月初五考文舉人,十五日考武舉人,考無定額。第一名舉人為解元,授軍帥職。二名以下授師帥職。中舉後即赴守土官處(總製)報名,發給行資,送天京參加會試。主考官稱“掌考”。

此外還有特別考外招賢製度,即張貼招賢榜文招賢才為官,號召“武達文通”之才與專家人等,可以自薦報名,由官長舉薦亦可。

23日,鹹豐任命侍郎杜翰為軍機大臣,趙光為工部尚書。

30日,派易甘棠為陝甘總督。

2月:

2日,清廷撥內庫銀三十萬兩解送勝保軍營。

5日,太平天國北伐軍自靜海、獨流南撤,攻占大城。次日,退入東城、辛莊。此時天地嚴寒少糧缺衣,士兵戰死者眾多。至3月上旬北伐軍突圍攻占獻縣。又自獻縣南撤,攻占阜城,以及附近各村莊。清軍追至,吉文元戰死。北伐軍困守靜海時,林鳳翔還派人潛送信件與楊秀清。楊得知後,於2月4日(正月初一日)派夏官正丞相黃生才、夏官又正丞相曾立昌、冬官副丞相許佘揚、夏官副丞相陳仕保率軍七千五百人增援。援軍自皖經豫入蘇。自豐北廳三堡下遊包家樓渡黃河進入山東。沿途撚軍紛紛加入太平軍。4月,攻克山東臨清州。此時距林鳳翔北伐軍隻二百餘裏,阜城會師指日可待。但由於黃生才貪戀攻城,費時十九天,勝保軍隊趕到。太平軍援軍既不能守城(城中糧食盡被守城清軍焚毀),又不敢前進,而增加之鄆城、钜野一帶撚黨,隻顧攜物潛逃,不願打仗,太平軍追趕時,又被其所傷,致使援軍前後受敵,援軍被迫南退清水鎮,援救北伐軍之大局,毀於一旦。4月下旬,黃生才乘夜以老兵各執火球,暗中縱火焚燒清軍帳篷,清軍奔逃混亂。夏官又正丞相曾立昌即時建議:乘此追殺,可將清兵一網打盡,然後返軍北上,直指阜城縣,援救北伐軍。但陳、許二丞相均不同意,認為率軍深入,眾心不服,恐多逃亡。北上不如南撤。黃、曾二人,無可奈何,隻好作罷。陳仕保於安徽鳳台縣展溝集被地主團練擊殺,曾立昌斷後陣亡,黃生才被俘遇害,許佘揚逃回天京下獄。

5月上旬,林鳳翔、李開芳率北伐軍衝出阜城縣,退至東、西連鎮。僧格林沁,率軍從阜城趕至。北伐軍即分軍兩部:一部由林率領駐守東、西連鎮,一部由李開芳率領南下。5月末攻克高唐州,據守州城,抗擊清軍勝保部。次年3月連鎮最後陷落,林鳳翔被俘,解往北京,於北京被殺。

李開芳退出高唐州,轉至茬平馮官屯,隻餘八百人。被水灌而敗。本年6月李開芳被俘,於北京被殺害。

以上二員名將,均被清廷淩遲殺死,慘絕人寰。

本月,太平軍西征軍攻占漢口、漢陽,留石風魁鎮守。石鎮祥率主力南下湖南。連占嶽州、湘陰、靖港、寧鄉、湘潭,準備圍攻長沙,進占湘南,而後底定兩廣,大敗湘軍。曾國藩情急之下跳水自盡,被部屬所救。但4月底湘潭決戰,太平軍為湘軍所敗,失船千餘隻,而後回占武昌。至本年10月,武昌又失。湘軍乘勝東下,攻占田家鎮,太平軍退駐宿鬆、太湖。湘軍直逼九江、湖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