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素昧平生的人熱心幫助自己,難免心裏會有疑問。其實想幫助別人的人也害怕被利用、被誣陷而表現出冷漠。如果你能理解大多數人的這種心理,你就會理解為什麼有的人不願意伸出援助之手。
伸出援助之手的熱心人要學會保護自己。
一個小姑娘早晨去上學,途中突然被人撞倒,傷得很嚴重,但是卻少有人過問。這時人群中走出一個小夥子,說願意把小姑娘送到醫院,但要求小姑娘先出一些辛苦費。
小姑娘拿出身上所有的零錢還是不夠,但是她答應小夥子隻要通知了自己的父母,肯定會把錢給他。小夥子及時地把小姑娘送到了醫院。
趕到醫院的父母在把孩子送進手術室後轉身要付錢,小夥子不僅沒要孩子父母的錢,還把零花錢也還給了孩子的父母。
小夥子非常聰明,既獻出了愛心,也證實了自己。原來他隻是用這種方法證明自己不是肇事者而已,並不想收人錢財。
如果有人在沒有義務的情況下幫助你,那麼,這個人絕對可以做朋友!
如果你幫助了別人,心裏的快樂就是最大的酬謝,真正的助人為樂是不要求回報的,也不要計較對方是否會知道、會記住,那樣就不是真誠地助人了。
多站在別人的立場處理問題,不要給自己設限。
放下自己的觀念,轉變自己的角度,用心感受、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如果能幫助他人,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
8. 不講是非,不講沒影的事
不講是非,不講沒影的事。論人是非者,就是是非人。我們要表裏一致,不要結黨、背後論人是非,讓旁人不安。要注意口德,口好心好,不要認為我雖口不好,但是心是好的,要心口一致。
煩惱來時,更不要這個說,那個說,說來說去是非多。人與人需要互相鼓勵、互相激勵,而不是互相詆毀、互相打壓。
每天訓練自己,不亂說話。在講別人之前,先和自己的內心商量一下。不要說別人不對,一說出來就是自己不對了,這個“口”很重要。
一日,父子倆趕著一頭驢走在進城的路上。走到半路,聽見有人笑他們說:“真笨,有驢子竟然不騎,自己走著進城。”於是父親馬上讓兒子騎上驢子。
走了不久,又有人說:“真是不孝的兒子,自己騎驢,竟然讓自己的父親走路。”父親趕忙叫兒子下來,自己騎上了驢背。
走了一會兒,又有人說:“真是狠心的父親,自己騎驢,讓孩子走路,不怕孩子累著?”
父親連忙叫兒子也騎上驢背,這下子總該沒人有意見了吧!
誰知又有人說:“兩個人騎在驢背上,不怕把那瘦驢累死?”父子倆趕快溜下驢背,把驢子四隻腳綁起來,一前一後用棍子扛著。
經過一座橋時,驢子因為不舒服,掙紮了一下,結果掉到河裏淹死了!
父子倆本來牽著驢子,沒有什麼事,但是聽到別人的議論,他們就開始不安了,一會兒牽著,一會兒騎著,一會兒抬著,最後竟然因為一陣折騰失去了驢子,這是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的結果。所以說人不要為那些“是非”所累,弄得自己不知所措。自己要擁有判斷能力,自己的事情最終還是自己決定,否則會因為每一個人的意見都不一致,而把事情搞得一團糟。
凡是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會有是非。是非總是講不清的,沒有必要糾纏於分不清的是與非中。如果你相信“是非”,就有人會搬弄是非;你不相信,反而它自行消散了。很多“是非”都是人為杜撰出來的,並不是事實本身。但是有了是非,原本親密無間的朋友卻可能反目成仇。沒有是非會讓人耳根清淨、心情舒暢,不被瑣事煩惱。所以我們不要去相信搬弄“是非”的人,也不要傳播它。
你有你的是非,他有他的是非,有的時候我們需要遏製“是非”的傳播。真正的朋友希望對方快樂,不願意讓朋友聽到那些“是非”,帶來不快樂的心情。
某單位召開職工大會,會議快結束的時候,主持人說:“據可靠消息,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A廠今年虧損1000萬元,將有一百多人麵臨下崗。這是內部消息,到外麵不要亂張揚。”小朱的老公就在A廠上班,聽後非常著急,會議結束後,她馬上給老公打電話。老公聽了後說:“沒影的事,我在這裏這麼多年了,還不知道,我們今年業績比去年還好,不可能裁員的。”
其實是非就是這麼傳出去的,不了解內情的人一定以為A廠快倒閉了,要是這麼一傳十,十傳百,那它恐怕要人心渙散。還好小朱的老公及時遏製了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