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比喻說人生好比攀登一座高塔,它至多不過有100級。如果一個人一旦達到它的頂端,就會掉下來摔得粉身碎骨。但是幾乎所有的人都很難從那樣的高度摔下來,而是在達到某一級時掉了下去。沒有人預先知道自己將在哪一級掉下去,在攀登到那個注定的階梯時,階梯就像是陷阱的蓋板那樣在這個人的腳下消失,而這個人也就從此永久地消失了。雖然我們不知道屬於自己的那一個階梯,卻明確地知道在那一百個階梯中必定有屬於自己的一個。

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過很慢。攀登本身沒有任何困難,而且在每一級上的塔樓瞭望孔中,所望見的景致也足以賞心悅目。越往上走,攀登越加困難,體力漸漸不支,目光也不大能區別事物。

通常一個人一年登上一級,旅伴為此祝願他快樂,因為他還沒有摔下去。每登上10級,祝賀也就更熱烈一些。人們希望他能長久地攀登下去,攀登者也常常為這種祝願而感動,但是,卻沒有人永遠地在這個塔樓上攀登。

這樣,大多數被稱作正常的人的一生就如此過去下,而他們的精神卻從來沒有攀登過,一生都停留在同一個地方。

其實,這種攀登塔樓式的人生隻是那種目的論的量化後的人生,是通過一個確定的數字來衡量一個人生價值的物化的人生。在第26級掉下去的人,就擁有一個26級的價值,顯然,在第27級掉下去的人比之就多了一級的人生價值。

我們的人生並不是這麼單調和單向度的過程,它所擁有的想象力不僅可以穿透所有物質圍牆的束縛,更可以自由地創造出任何瑰麗絢爛、豐富多樣的生存空間。事實上,人生因了我們的這種神奇的精神存在而充滿著探索、機遇和選擇。人生是一個無限的創造的過程,這才是它的魅力所在,是讓人流連忘返的力量所在。

如果把人生過程作為價值的所在,那麼,有價值的人生就存在於生命的每一天的平平淡淡的日子之中,就是一日三餐也能做出人生的最大快樂來,而不一定非得從事那些所謂的轟轟烈烈的大事業。

記得有位大公司經理抱怨他的德國之行說:德國人是什麼工作態度,一到周末就都跑回家裏,把我們撂在那裏自己逛街沒有人能像我們那樣先公司後家庭。事實上,這位經理所抱怨的事恰好反映了中西不同文化對生命價值的不同認識,我們衡量的尺度是在為群體服務中自我喪失的程度,喪失越大,越有意義;而在西方文化中,強調的是自我的個體幸福體驗,所有社會生活都是以實現個體價值為目標的。正是因為這樣的不同,中國人喜歡誇耀自己工作忙,沒有時間回家,樂於讓人看到自己的手機、呼機響個不停;而西方人則喜歡誇耀自己的妻子、孩子,為了工作後寧靜的個人和家庭生活而討厭配備手機、呼機等通訊工具。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讚同生命的價值就在於生命過程本身了,他們思維活躍,樂於探索,富於創新,關心公益人情十足,從一個目標到另一個目標,生活既有韻律節奏又常有獨特的華彩樂章。一位社會學教授建議說:我們應當更多地注重休閑生活,休閑生活在人生中所占比例和它本身的質量,對於一個健康的個體人生從而也是對健康的社會群體生活意義重大。人們不妨拿出十分之一的收入去進行有價值的享受和娛樂,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像是求學、旅遊、從事業餘文化活動等等。另外可以再拿出另一個十分之一來捐助社會、支持公益事業,使更多的人得到足夠的社會關心和幫助。

十七、解讀朋友的密碼

朋友的定義你能知道多少?朋友不是哪個隨便和他說聲“嗨”的人。朋友是一個可以讓你幸福地依靠著的肩膀,是一口你可以放心地把內心痛苦往裏麵傾注的井,是一個令你情緒高漲的巨浪,是一雙把你從黑暗和絕望中拉出來的手。摯友則是一個無論什麼發生時,他都不會出賣或舍棄你的同盟,是一個即便所有六都忘記了你,他都可以準確而響亮地呼喚出你的名字的聲音。最重要的是,朋友是一顆熾熱的心,從朋友的心中我們可以分享到世界上的最偉大的愛。

“酒逢知己千杯少”,品味的不是真正的酒,而是“知己”的這份真心、真意、真情。隻要是知己,以茶代酒,亦同樣灑脫,哪怕是匆匆行程前拱手一別,哪怕同是天涯淪落人,海角天涯,有知己在,如醇酒一杯,我們便可以品味人生的歡樂,你便有幾分瀟灑!

如果一個人活了一輩子,到頭來沒有一個朋友,沒有一個知己,那麼無論這個人留下多少財產,有過多大的業績,僅從生活這個角度看,他仍過得太寂寞、太孤獨,他不可能有機會來品味人生的瀟灑。

1.甜芋泥的故事

一個年輕的村婦問醫生:有什麼秘方可以毒死我的婆婆?她虐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