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現在就乖乖聽我的話了

蘇格拉底有一天在講課時,一個家夥前往鬧場,原來,他也曾是位老師,因為他的學生都倒向蘇格拉底而懷恨在心。

“聽別人說你很會迷惑眾生,叫別人幹啥就幹啥,我很不服氣。如果今矢你能讓我乖乖地聽你的話,我就算了,否則……”

蘇格拉底以極平靜地口吻說道:“你站得太遠了,我聽不到你在說什麼,可否請你走近一點。”

那家夥聞言向前走了幾步。

“再向前點!”蘇格拉底又說。

那家夥依言又向前走了幾步。

“閣下現在不就乖乖聽我話了嗎?”蘇格拉底笑著說道。

那家夥瞬間臉色紅一陣、白一陣,就在眾人的訕笑聲中慚愧離去。

不知是誰說過:語言的後麵隱藏著一個殺人不見血的刀子。所以,不管哪種場合,都不可口出妄言,否則就是傷人害己。

6.心的存折

鳥兒無意中帶來的一粒種子,誰能料到多年以後會長成一棵大樹呢!金女士回憶起創業之初的機緣來,每每對旅途中的一件很小的小事慨歎不已。

十四年前的一個夏天,金小姐作為一名公司職員從台灣去美國芝加哥參加一個家用產品展覽會,午餐就在快餐廳裏自行解決。當時人很多,金小姐剛坐下,就有人用日語問:“我可以坐在這裏嗎?”抬頭一看,是一位白發長者正端著飯站在麵前。她忙指著對麵的位子說:“請坐。”接著,她起身去拿刀、叉、紙巾這類的東西,擔心老人家找不到,便幫他拿了一份。一頓快餐很快就吃完了,老人臨走時遞來一張名片,說:“如果以後有需要,請與我聯絡。”金小姐一看,哦,原來老人是日本一家大公司的社長呢!

一年以後,金小姐自己注冊了一家小公司。生意做了不到一年,客戶突然不做了,而這時,新一年的生產計劃已經定了,連樣品都做好了,更何況這是她唯一的客戶!怎麼辦?真的一起步就要破產嗎?她忽然想起那位日本老人來,就抱著一線希望去了一封簡單的信,說不知你是否還記得我,我現在自己開了一個小公司,如果你來台灣希望能來看一看。信發出後一個星期,就收到了回信,老人說即日啟程來台灣。兩天後,他真的來了,還帶來了六七個公司職員。他們拿出樣品讓她試加工,在肯定了產品和質量以後,當場投下了足夠金小姐做一年的大訂單。金小姐驚喜地問:“您在台灣有很多大客戶,而我這裏隻是個小公司,您真的信得過我嗎?”老人從皮箱裏拿出一本書來,名字叫《人心的貯存》,說:“當初你在芝加哥給我小小的幫助時,你並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回報。就像我在書中所寫的:人心就像一本存折,隻有打開來才知道到底有多少收益。每本心的存折正是用一點一滴的善去積累的。”

十六、形形色色的生命過程

人生的價值在哪裏?

人活在世上總要問自己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不同的回答就決定了不同的對生命的選擇,就產生了形形色色的生命過程。

目的論的人把生命價值物化並且量化,以外在的擁有作為可見的生命價值來追求。比如,住上多少平方米的房子;在學術界,要使自己的名字進入那一部權威的名人字典;與鄰人同事相比,要第一個擁有手機,第一個開上私人汽車,等等。這種價值定向看似實際和實在,卻從來不能給人的心靈帶來真正的持續的幸福感受,相反,往往在實現的刹那間變得一片空虛。一位學校的老師,把兒子考大學當作自己也當作兒子生命最重要的價值來追求。兒子在毫無內在渴求的壓力下,隻是為了遵從母命而學習,當然成績平平,連連落榜。母親則感到在學校裏極沒麵子,以至在不到五十歲時就想退休,長期的憂鬱還使她住了一次院,開了一次刀。幸好,社會的腐敗給她帶來了一個機會,通過幾萬元的送禮,終於把兒子塞進了一所高校。自我生命價值的實現使她一時高興得不知怎樣表達,隻時時希望人人都問問關於她兒子高考的事,以便自己有個風光的機會。然而,賄賂上學的事不幸被查了出來,兒子被退回了家,自己也受到了處分,更重要的是她從此一蹶不振,竟不久鬱鬱而死。這不禁使人想到了範進中舉的悲劇。

追求生命質量的人則把生命的過程看得更重要,更有價值,即人生不在於擁有什麼,而在於經曆了什麼,在這一經曆中自己是什麼。所以,無論命運把他們安排在什麼位置上,他們都不會因為卑微而自賤,也不會因為權高位重而不可一世;無論富有還是貧窮,他們都不會因為金山銀河而喪失了人的本分,也不會因為粗茶淡飯而失去愛心和快樂。他們總是生活在內心的平靜之中,總是在每一個角落都能發現人生甘醇的美酒,這種人生的價值,從不會因為外在的變化而貶值,反而會伴隨著我們人生閱曆的豐富越來越高,帶來越來越多的幸福。有一位富有的拳擊手,在第三次婚姻破裂時,喝下了腐蝕性極強的一瓶清洗劑,希冀用生命的結束來了結所有的人生不幸。但是,他被救了下來更重要的是他在醫院的恢複期間認識了一個朋友,重新確定了自己人生價值的定位。之後,他在物質生活上雖然遠遠不如從前,甚至還要靠撿垃圾維持簡單的生存,但是他卻在從事大量的義務社會福利工作中找到了原先從未有過的快樂和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