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會品味生活

沒有最好的家庭生活,隻有適合自己能承受得起的才是真正的生活。

張臨和錄平都是外企的銷售主管,她們能幹、善良,都有一個看來幸福的家庭,可是卻似乎相互羨慕。張臨的丈夫在機關工作,當初與他結婚是看在他能分房的份上,可是兩年下來,房子沒有影兒,還隻能住在租來的小房子裏。雖然丈夫對她很好,幽默風趣又能幹家務,但是張臨還是略有怨言。她所在的公司給她帶來日新月異的經營理念,高效的工作業績使她的薪水頻頻躍升,可是丈夫的工資收入還是一成不變似的。現在,她準備籌備一點錢讓丈夫去讀個碩士,這樣也好讓他跳起槽來能有資本。

錄平得知張臨的情況,說她身在福中不知福,令張臨訝異萬分。原來,錄平的丈夫與她一樣也是外企中的骨幹力量,夫妻倆白天拚命工作,有時忙不過來還要把工作帶回家。5歲的女兒隻能從小送到寄宿製的幼兒園裏,她覺得自從自己和丈夫跳到體麵又風光的外企後,這個家就有點旅店的味道。孩子一個星期回來一次,有時她要出差,就很難與孩子相見。不知不覺中,孩子都幼兒園畢業了,在畢業典禮上,看到自己的女兒表演的節目,竟然有點不認得這個懂事卻可憐的孩子了,自己在忙碌工作毫無空隙去思考孩子在感情上的寄托時,孩子卻偷偷地跟著老師學習了那麼多,可是在親情的花園裏,她卻像孤獨的小花。這一切,讓錄平悔惜。

她倆說到後來都啞然無聲,略有所思。她們的工作是忙碌的,出差,開會,彙報,麵見客戶,一切都似乎在耗費她們青春中的時間和能力,她們因為愛情而結婚,但婚姻的可比性又讓她們感到與事業的矛盾和某種壓力,有點疲憊地自我蒙蔽,但是無可奈何。

當你在埋怨自己生活的失味後恰逢看到別人正想尋求這種失味時,也許會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最好的家庭生活,隻有適合自己能承受得起的才是真正的生活,風雨也難以摧毀。為此,沮喪和失落又如何。要尋找契合的生活本來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這也正是生活帶給我們的迷人課題。從與婚姻結緣那天起,就意味著將失去一些從未想過會失去的東西,它教會我們明白什麼是最需要的,並把人生佳釀的美酒保留到最後。

二、生活的態度

人生充滿了選擇,而生活的態度就是一切。

傑裏是個飯店經理,他的心情總是很好。當有人問他近況如何時,他回答:“我快樂無比。”

如果哪位同事心情不好,他就會告訴對方怎麼去看事物的正麵。他說:“每天早上,我一醒來就對自己說,傑裏,你今天的兩種選擇,你可以選擇心情愉快,也可以選擇心情不好,我選擇心情愉快。每次的壞事情發生,我可以選擇成為一個受害者,也可以選擇從中學些東西,我選擇後者。人生就是選擇,你選擇如何去麵對各種處境。歸根結底,你自己選擇如何麵對人生。”

有一天,他忘記了關後門,被三個持槍的歹待攔住了。歹待朝他開了槍。

慶幸的是事情發現較早,傑裏被送進了急診室。經過18個小時的搶救和幾個星期的精心治療,傑裏出院了,隻是仍有小部分彈片留在他體內。

6個月後,他的一位朋友見到了他。朋友問他近況如何,他說:“我快樂無比。想不想看看我的傷疤?”朋友看了傷疤,然後問當時他想了些什麼。傑裏答道:“當我躺在地上時,我對自己說有兩個選擇:一是死,一是活。我選擇了活。醫護人員都很好,他們告訴我,我會好的。但在他們把我推進急診室後,我從他們的眼中讀到了‘他是個死人’。我知道我需要采取一些行動。”

“你采取了什麼行動?”朋友問。

傑裏說:“有個護士大聲問我有沒有對什麼東西過敏。我馬上答‘有的’。這時,所有的醫生、護士都停下來等我說下去。我深深吸了一口氣,然後大聲吼道:‘子彈!’在一片大笑聲中,我又說道:‘請把我當活人來醫,而不是死人,’”

傑裏就這樣活下來了。

人生充滿了選擇,而生活的態度就是一切。請展開你緊皺的眉頭吧,不要陷入生活中不如意的一麵而心煩意亂,情緒低落。

三、走向正確的方向

人生在世,做錯事產生過失是無可避免的,但能抬起雙腳重新走向一個正確的方向,才是當下該做的事。

著名作家劉墉在一篇名為《庸醫與華佗》的文章裏,給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則足以讓人的心靈震顫的故事。內容大致是這樣的:

一個行醫已十年的婦科名醫在出診時產生了錯誤,他誤把一個孕婦子宮裏的胎兒當成了腫瘤,並要求病人馬上動手術,以防擴散。病人十人害怕,也十分感激這個名醫及早地發現了隱藏在身上的這枚“炸彈”。手術很快就安排就緒了,手術室裏所有的器材都是最新的,對於這位已經有過上千次手術經驗的醫生而言,隻需切開一個小小的口,就取出病人腹中的瘤體,使病人永絕後患。但是故事並沒有像我們事先預想的這樣順利,請看下麵的這段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