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打開病人的腹部,向子宮深入觀察,準備下刀,他有把握將腫瘤一次切除,使病人永絕後患。

但是他突然全身一震,刀子停在半空中,豆大的汗珠冒上額頭。

他看到了令他難以置信的事,一件在他行醫數十年之間不曾遭遇的事。

子宮裏長的不是腫瘤,是個胎兒。

他矛盾了,陷入掙紮。

如果下刀,硬把胎兒拿掉,然後告訴病人,摘除的是腫瘤。病人一定會感激得恩同再造,而且可以確定,那所謂瘤,一定不會複發,他說不定還能得個“華佗再世”的金匾呢!

相反地,他也可以把肚子縫上,告訴病人,看了幾十年的病,他居然看走眼了。

這不過幾秒鍾的掙紮,已經使他渾身濕透。他小心地縫合之後,回到辦公室,靜待病人蘇醒。

醫生走到病人床前,他嚴肅的神情,使病人和四周的親屬,都手腳冰冷,等待癌症末期的宣判。

“對不起!太太,我居然看錯了,你隻是懷孕,沒有長瘤。”醫生深深地致歉,“所幸及時發現,孩子安好,一定能生下個可愛的小寶寶!”

病人和家屬全呆住了,隔了十幾秒鍾,病人的丈夫突然衝過去,抓住醫生的領子,吼道:

“你這個庸醫,我找你算賬!”

後來,孩子果然安產,而且發育正常。

但是醫生被告得差點破產。最大的傷害,是名譽的損失。

有朋友笑他,為什麼不將錯就錯?就算說那是個畸形的死胎,又有誰能知道?

“老天知道!”醫生隻是淡淡一笑。

我特別敬佩這名醫生的勇氣,在名譽與良心道德的天平上,他傾向了後者。而在通往眾人景仰的聖殿與萬人唾棄甚至是牢獄之滅的路上,它也選擇了後者,這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啊1劉墉接下來評析說:“為自己的身家名譽,而去拚命的人,算不得大勇。不顧自己的身家名譽,而去維護真理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做錯事並不。可恥,因為隻要是人,就會做錯事,否認自己的行為,不但是自己人格的缺失,也是令自己無法進步的障礙。

蘇格拉底說過:“否認過失一次,就是重犯一次。”

如果我們讓自我的生命,隻是在為重複的過錯否認,那麼,生命不但無法前進,反而會退步。

美國總統羅斯福說過這樣的話:“所有的功績該歸於真正在場地裏奮鬥的人,他們的臉上混著塵埃和汗血,他們奮勇的嚐試,他們犯錯,不斷發現自己的缺點,可是要記住:努力去做,總會犯錯,總會暴露短處,但他們卻是真正苦幹實幹的人,他們有熱忱、專心致誌為了一個價值目標而耗盡心力,到頭來如果成功,他們也才能真正知道勝利的果實是怎樣的滋味,即使失敗了,他們的胸襟也和那些冷淡又膽怯,從來不知道勝敗是怎麼一回事的人截然不同。”

看過偉人傳記的人都知道:任何一個偉人,都是從挫折,失誤中走出來的。所不同於一般人的,隻是他們將生命中的錯失。都當作自我生命再前進的墊腳石,而不是任由它阻礙自己前進的腳步。

四、選擇和放棄的過程

成功是一個選擇和放棄的過程,是一種處在有價值與無價值之間的選擇。

這樣的人幾乎隨處可見,他們一生都在做著一些簡單平常的事情,但他們還因此而十分滿足。實際上他們是完全有能力幹一些層次更高的事情。

許多人沒有足夠的進取心去開創偉業,因為他們的期望值一開始就很低,致使他們不可能從一點一滴做起,去開創它。正是生活目標的狹隘抑製了他們去確立宏大的進取心。

如果讓筆者給年輕人一句忠告的話,我樂意把米開朗基羅寫在拉斐爾工作室中一幅精巧塑像下麵的那句話送給你們。上麵寫著:“做一個更了不起的人”。我建議每個年輕人都把這句名言鑲在鏡框裏,懸掛在店鋪裏、辦公室中和工廠裏,懸掛在一個隨時可以提醒你的地方。經常自省可以使生命的寓意變得更加寬廣也更為深遠。

正是雄心壯誌使得美麗的人生有了可靠的基石。它督促我們去完成目標,幫助我們抵抗那些足以毀滅我們前途的誘惑。

如果人類沒有創造世界和改進自身條件的雄心壯誌,那整個世界仍將會在一種多麼混沌的狀態啊!

與為了實現雄心壯誌而進行的持續努力相比,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如此堅定我們的意誌。它將我們的思想引入更高的境界,把更加美好的事物帶進我們的生命。

不久前,一個一無所有的年輕移民對筆者說:“我要追尋生命的真正價值!”這是一個多麼有價值的決定呀,這個決定以雄心壯誌為基礎,其目標是要成為一個對人類有用的人。

從此,這個年輕人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到夜校讀書,他利用所有的零星時間盡可能地提高自己。

在不同的文明程度下,人們的理想也不盡相同。一個人或一個國家所具有的理想,是與其現實條件和未來發展潛力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