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行動是無聲的命令(3)(2 / 2)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時時處處事事以身作則呢?

首先,你應當具有高度的敬業精神。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隻有全心全意、盡職盡責地工作,才能在自己的領域裏出類拔萃。

小韓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一個研究所,這個研究所的大部分人都具有碩士和博士學位,小韓感到壓力很大。

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小韓發現所裏大部分人不敬業,對本職工作不認真,他們不是玩樂,就是搞自己的“第三產業”,把在所裏上班當成混日子。

小韓沒有隨波逐流,而是一頭紮進工作中,從早到晚埋頭苦幹,經常加班加點。小韓的業務水平提高很快,不久成了所裏的“頂梁柱”,並逐漸受到所長的重用,時間一長,讓所長感到離開他就好像失去左膀右臂。不久,小韓便被提升為副所長,老所長年事已高,所長的位置也在等著他。

敬業不但能使企業不斷發展,而且還能使員工個人事業取得成功。

其次,要培養自己的主人翁精神。千萬不要在工作不順利的時候,聳聳肩自嘲一句:“這又不是我的公司,我隻是在這裏拿工資學東西,犯不著較勁兒。”

究竟是工作不順利造就了這樣一種心態,還是這樣一種心態造就了工作不順利的事實?這就像“蛋孵雞”還是“雞生蛋”一樣說不清了。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抱著“這是我的公司,我是公司的一份子”的員工,“工作不順利”的概率勢必低得多。

小趙是某商貿公司的業務員,他是一個熱情、健談的小夥子。有一天,他去拜訪一個客戶,由於和這位客戶之間的私人關係不錯,加之這兩天來公司裏發生了一些事情,不免在交談過程中,說了許多抱怨公司、老板的話。他倒是覺得非常痛快,但卻沒有注意到對方聽到這些話時,微微皺了皺眉。

小趙曾給這位客戶留下很好的印象,他曾經要小趙離開現在的公司到他這兒來幹。小趙在發了一通牢騷之後,便提出是否能到對方的公司去工作。沒想到這位客戶卻委婉地拒絕了他。

最後的結果是,小趙那天的話不知怎麼傳到老板耳中,而那位客戶對待小趙的態度也大不如前了。

聰明人任何時候都會把他所服務的公司當做自己的公司一樣。這當然不是自欺欺人,聰明人應該知道,隻有具備這樣一種主人翁精神,才能夠最大限度地從工作中學到關鍵內容;才能夠最大限度地從公司獲得利益與報酬。

最後,就是應當努力為公司創造利潤,把企業當做自己的事業來做。具有“你的企業,我的事業”意識的員工,他們的身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努力為公司創造利潤。

可是,現在企業中許多員工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過分地將目光關注到投入和付出上,總是在衡量自己的投入和付出是否成正比,總是把自己當做是被雇傭的員工,將自己放置在一個“打工者”的被動位置,並且在潛意識中認為老板是在剝削他。在這兒,我不去評價這種觀點是否錯誤,我所強調的隻是一個事實:如果公司不能賺錢,又怎麼養活公司的每個員工,怎麼去服務社會呢?

那些努力為公司創造利潤的員工深知這一道理,並且知道企業是他們人生發展的平台,隻有在公司獲得很好的發展前提下,個人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他們把努力為公司創造利潤,當成是自己的職責和使命。

確實如此,一旦一個員工在心中有了這種使命感和責任感,並習慣於按照這種理念行事,那麼他就一定會創造出比現在更好的業績,幫助公司賺錢,成為公司最優秀的職員,並且獲得廣闊的發展空間。

以一個優秀的員工的標準要求自己吧!做到時時處處事事能以身作則,努力為企業創造效益,用自己所做的證明一切,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他人,成功將會觸手可及。

隻有高要求、高標準,我們才能不斷突破自我,才能真正地從普通走向卓越,時時處處事事做到以身作則,用榜樣、楷模的要求對待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