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行動是無聲的命令(1)(3 / 3)

巴甫洛夫常常從早到晚,長達十幾個小時埋頭在實驗室裏搞實驗,經常忘了吃飯。當他踏上科學生涯的第一階梯——取得“消化”研究的成果時,又向“反射”實驗進軍了。就連和他一起工作多年的得力助手,也受不了這種無休止的緊張工作而離開了他。巴甫洛夫找來了新的助手,他對新的助手說:“你們要學會做科學的工作,咱們到實驗室去吧,把狗準備好,我們要數它的唾滴——若有必要的話,就數它10年,20年。”

在實驗室裏巴甫洛夫同助手們長時間廢寢忘食地工作著。很快,巴甫洛夫染上了多種疾病,但他從不間斷實驗工作,直到臨終時,他還在不斷地進行實驗。

由此可見,要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就要始終記住自己的使命,勤奮工作,這樣才能走向成功。

不少員工總是在想著自己“應該要什麼”,抱怨自己“沒有得到什麼”,卻沒有問自己:“為了希望從事的職業自己還缺乏什麼,可能要付出什麼,做得夠不夠。”

有一位高層管理人員曾經憤然離開了好幾個老板,抱怨老板的種種不是。3年後,當他在自己最喜歡的事業上被老板辭退的時候,他終於明白是自己沒有約束好自己的工作態度,沒有記住自己的使命,並不是原先的老板沒有賞識他。

很多員工都在抱怨自己的老板,抱怨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人似乎天生就有一種濟貧扶弱的心態,而對那些超越自己、管理自己的人,?天生有一種抵觸情緒。企業員工應該學會自我約束,要記住自己來企業的使命是什麼。很多人會不自覺地認為,富人之所以富有,是對窮人的剝削。直到今天,這種財富的原罪觀始終沒有從人們的頭腦中消除。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關於為富不仁的報道,內容不過是對老板如何奸詐的揭露,以及對“社會底層人士”的同情。也許我們的確應該同情那些無家可歸的弱者,但是,將責任全部歸咎於老板也是片麵的、不客觀的。從表麵看,他們擁有巨大的可支配的財富,但是他們能享受和消費的並不比我們多,相反,他們卻付出了比普通人多得多的心力。

員工的抱怨情緒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對企業忠誠度的缺乏,要學會約束自己的抱怨的心態。因為抱怨,很多員工抵不住更多機會的誘惑,或者不能承受企業暫時的困境,所以消極對抗或者另謀門路。比如一個技術人員,剛到一個小工廠,在發展的初期,不可避免地遇到戰略不清晰、管理混亂、老板經常變化思路等情況,這時候他抱怨:我是來幹事業的,不是來和你們變來變去的。他認為這樣的企業和老板不值得效力,準備跳槽。其實這個技術人員可能不明白,這是很多小工廠必須跨越的一道難關,而一個員工在這種時候不僅要做事,還要學會約束自己,始終要記住自己的使命就是努力工作,以身作則帶領其他員工,一起與老板共度難關。

經營和管理一家公司是一件複雜的工作,會麵臨種種煩瑣的問題,來自客戶,來自公司內部的巨大壓力,都會給老板帶來種種困擾。更何況老板也是普通人,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缺陷。待人如己,凡事為他人著想,站在他人的立場思考問題,這是成功守則中最偉大的一條定律。當你是一名雇員時,應該多考慮老板的難處,給老板多一些同情和理解;而當自己成為一名老板時,則需要多多考慮雇員的利益,多一些支持和鼓勵。

很多情況下,老板需要的是員工提出建設性的意見,而員工認為這隻是老板的事情,與自己無關,並且抱怨老板不應該如何如何做。如果員工這個時候從老板的角度為其著想,並且以老板能夠接受的方式提出建議,這個時候老板應該是非常歡迎的,我敢保證,絕大多數老板都有這樣的想法。

抱怨於事無補,並且隻會讓事情變得更糟。那些喜歡終日抱怨的人,應該學會約束自己的抱怨心態,要不然即使他自己獨立創業,也沒有辦法改變這種惡習,也沒有辦法獲得成功。

忠誠於公司利益,自覺維護公司形象

做一個忠誠於公司利益,自覺維護公司形象的優秀員工吧!用自己的行動為他人做出榜樣吧!你又何必擔心不會成為老板心目中不可或缺的優秀員工呢?

既忠誠又有能力的員工,這種人不管到哪裏都是老板喜歡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而那些三心二意,隻想著個人得失的員工,就算他能力無人能及,老板也不會委以重任的。

任何企業都會要求員工最大努力地投入工作,創造效益。其實,這不僅是一種行為準則,更是每個員工應具備的職業道德。可以說,擁有了職責和理想,我們的生命就會充滿色彩和光芒。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行為為他人做出榜樣的員工,把忠誠於公司的利益,自覺維護公司形象作為他們職業生涯終生的信條。

任何一位老板都喜歡這樣的員工,同樣隻有這樣的員工才能獲得老板的信任。如果員工不忠誠,老板就會有如坐針氈的感覺,一些重大的事情就不敢交給這樣的員工去做,員工又怎能獲得加薪與晉升的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