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家進京,女兒答應給父母買一套住房

李小燕參加工作之後不久,與同樣畢業於名校的研究生孟領結婚。在結婚之前,李小燕為了能夠找到一個孝順父母的丈夫,多次考察了孟領的為人處世。她發現,來自山東的孟領盡管比自己大10歲,但卻是個極其穩重有責任感的男人,盡管他少言寡語,性格與世無爭,卻非常注重親情,甚至對待他的繼母都像親生母親一樣。對孟領的人品有了初步了解之後,考慮到將來與自己父母的關係,李小燕與孟領進行了多次傾心交流,李小燕說:“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作為子女要孝順父母,因此父母在我心目中的位置是最重要的,我對你沒有別的要求,希望你能夠與我父母處好關係!”

聽到這些,孟領更增添了對李小燕的喜愛和敬重,孟領深情地說:“你所擔心的也是我所擔心的,我也是個孝順的孩子,父母一輩子不容易,我們一定要創造條件讓他們度過幸福的晚年,你放心,我一定會像對待自己的父母那樣對待你父母的。我想,作為父母也一定會體諒兒女,隻要我們能夠孝順,他們不會為難我們的。”

經過幾年的交往,李小燕和孟領結婚了。婚後的2003年9月,李小燕懷孕了。而此時的孟領正忙於準備報考北京大學佛學專業的博士,加上他也不知道該怎麼樣照料孕婦。而按照北方的習俗,孕婦一般都是由自己的親生母親來照料的,所以李小燕打電話向遠在齊齊哈爾的父母求助。此時,李小燕年屆60的父親李有德退休後被單位返聘,而且英語輔導班正辦得火熱。李小燕的母親不忍心撇下年屆60歲還在上班操勞的丈夫,又放心不下正在懷孕需要照顧的女兒,老人感到有些為難了。

正在進退兩難之際,女婿孟領在電話上告訴她說:“北京氣候比東北好,等給我們看完孩子,你們在北京享享清福養老。等父母年齡大了動彈不了時,我們會給父母請保姆伺候。我們剛剛買了一套150平方米的三居室,次臥就是你們兩位老人永久的住處,以後即使買房這間次臥也給你們留著,你們隨時可以回來住”。

聽到女兒女婿為他們勾畫的美好遠景,張彩鳳動心了,生活在首都可是他們一生的夢想啊,眼看這個夢想馬上要成為現實,兩位老人興奮不已。2003年9月,張彩鳳辭別丈夫,來到北京照顧懷孕的女兒。

2004年春天,孩子出生了,全家人沉浸在喜悅的氣氛之中。而張彩鳳此時也像當年照顧李小燕一樣迸發出無限的母愛,開始了對女兒全家無微不至的操勞。在北京給女兒帶孩子期間,張彩鳳既帶孩子又料理家務,儼然全職保姆:一天做6頓飯(專門給小孩做3頓,還要給全家大人做3頓)。至於洗衣、收拾家務等雜活,也幾乎是由張彩鳳全部包了下來。她從早到晚事無巨細、任勞任怨地承擔各種家務。為了照料孩子,張彩鳳和女兒帶著孩子住在主臥室裏,而忙於學業的孟領自己睡在另一個小臥室裏。休完產假後,在銀行工作的李小燕忙於工作,有時甚至要到外地出差,所以晚上小孩子全由母親帶。孩子的哭聲就是命令,56歲的張彩鳳半夜一兩點鍾起來哄孩子、熱奶是家常便飯。

女兒女婿不忍心看著母親如此操勞,兩人商議著再請一個保姆幫助母親照料孩子和家庭。但是,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當女兒歡天喜地地把保姆領回家時,母親頓時拉下臉來,很快把女兒請來的保姆趕走了。因為母親是長輩,李小燕夫婦不好跟母親爭執,慢慢地,這個家庭的話語權就掌握在張彩鳳手上。幾乎家裏的大事小情都是張彩鳳說了算。

李小燕和孟領不明白如此操勞的母親為什麼趕走保姆,以為自己請來的保姆不合母親心意,於是,他們再次到家政公司挑選了一個素質很好的保姆來,結果仍然被張彩鳳趕走了。前前後後,張彩鳳共辭退了5個保姆。母親的行為令李小燕夫婦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而母親每次都不說原因。李小燕為此跟母親長談了一次,最後,張彩鳳終於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話:“現在孟領在北大讀博士,不上班就賺不到錢,我這樣做是為了節省開支和減少你的經濟負擔啊。再說,我和你爸爸將來就靠你了,你弟弟現在讀書也需要錢,要是將來你弟弟畢業,我們老兩口就跟著你們來北京享福,現在節省點錢也是為了將來買個房子我和你爸爸住。”

聽到母親提出房子的問題,李小燕才明白了老人的良苦用心。其實李小燕並沒有想到母親的另一個擔憂,如果張彩鳳的位置被保姆取代了,她就沒有理由繼續在女兒家待下去;如果回到東北,那麼成為北京人的夢想就會成為泡影,這才是張彩鳳多次驅逐保姆的真正原因。

李小燕把母親提出買房的想法跟丈夫商量之後,得到了丈夫的讚同。小兩口商定給兩位老人貸款購買一套50萬元左右的房子。按照當時的價格,在三環附近就可以買到8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李小燕夫婦覺得兩位老人住已經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