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商定之後,李小燕非常認真地對母親說:“媽,您和爸爸操心了一輩子也不容易,您不用擔心,我們一定給您和爸爸安排好晚年生活,如果你們想來北京生活,我們已經商量好,給你們買一套50萬元左右的房子。”
聽到這裏,笑逐顏開的張彩鳳喜得合不攏嘴。想象著成為北京人那些美好的遠景,張彩鳳恨不得馬上把全家搬到北京來。於是,2005年5月,得到女兒女婿買房承諾的母親迫不及待地回到了東北。
張彩鳳的突然離開使李小燕夫婦陷入忙亂的境地,因為孟領忙於北大博士課程的學習,李小燕忙於銀行的工作,還要麵臨著隨時可能的出差,誰來照顧孩子呢?現找保姆獨自帶孩子兩人不放心,孟領隻好給山東老家打電話,讓自己的表妹小霞趕過來幫他們帶孩子。
僅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張彩鳳和丈夫將單位返聘的工作辭掉,停辦了英語輔導班,並把家具電器全部賣掉,家裏被賣得四壁空空之後,把房子租出去。
2007年7月,張彩鳳夫婦把全部家當清理完畢之後,在親朋好友麵前高調告別,表示再也不回齊齊哈爾了,他們要到北京定居。在親友們羨慕的目光下,張彩鳳夫婦帶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和生活必需品來到了北京,甚至連他們視如親生孩子的寵物小狗也被悄悄帶到了北京。
到北京那天,當女婿孟領接到嶽母電話讓他租一輛麵包車接站時,孟領還在納悶兒兩個老人怎麼需要一個麵包車接站。但當他按照嶽母的意思租了麵包車趕到車站,看到嶽父母大包小包往車上裝行李,看到嶽母懷裏抱著的小狗時,他才明白,嶽母一家這是準備在北京打持久戰了。
母親亮出底牌,不買三居室就斷絕母女關係
舉家來到北京後,張彩鳳再次接手了照料外孫的工作,把孟領的表妹小霞晾在了一邊。兩位老人表示他們能夠照料好孩子,小霞隻好知趣地回了山東老家。
李小燕夫婦明白,兩位老人之所以舉家來到北京,就是打算“長住沙家浜”了。從2005年7月嶽父母搬到北京之後,再次明確提出讓女兒買房子的要求。李小燕夫婦爽快地答應給他們買一套價值50萬元的房子住。
得到女兒女婿的確認,李小燕夫婦長達一年半的看房開始了。從2005年7月開始,幾乎每到周末全家都發動起來外出看房,李小燕夫婦幾乎跑遍了北京大大小小新開盤的各種樓盤為兩位老人選房。但是,直到2007年春天,盡管兩人都不停地看房谘詢,卻都沒能買成房子,因為每次決定交款要買時都被嶽母否決了。
李小燕夫婦設想得比較美好,為了避免與父母之間的矛盾,與老人分開住,各過各的日子。自從父母搬到北京來,李小燕就與他們商量,房子一定會買的,不過在買到房子之前,先租一套給兩位老人住,這樣也都有獨立的生活。但是,令李小燕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她的這番話卻惹惱了母親,張彩鳳大發雷霆地說:“如果讓我們從你這兒搬出去,就與你斷絕母女關係。”
這句話,母親先後至少說過三次。李小燕沒有想到母親能說出這種話,她覺得自己做得沒錯,兒女需要的時候就來幫一把,不需要的時候兒女給老人安排好生活就與子女分開居住,他們居住的小區裏許多父母都是這樣做的。再者,父母為人處世的方式與她格格不入,因為母親是個很算計的人,而她卻是個遇事都退讓的人。分開住也是為家庭和睦,李小燕知道母親的脾氣比較強硬,她覺得不適合與父母住在一起。
其實,願意給父母買一套50萬元的房子已經是李小燕夫婦的能力極限了。他們手裏沒多少存款,即使買房也隻能交上首付款,其他的房款必須貸款才行。但是,為了維護和報答父母的親情,他們寧可自己過得艱苦一些,也要讓老人有個穩定的住所。
但是,要買房母親看不中,要租房父母死活不同意搬出去住,而且在生活中張彩鳳對李小燕夫婦生活的方方麵麵橫加幹涉,家庭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為了緩和家庭矛盾,2006年夏天,因為天氣炎熱,一家五口住起來不太方便,李小燕建議父母先回齊齊哈爾住一段時間再回來。此話一出,仿佛捅了馬蜂窩,張彩鳳舉起手中的飯碗“哐啷”一聲摔在客廳地板上:“想趕我們走?沒門!不給我買房子我堅決不走!”
無奈之下,李小燕隻好含淚收拾起散落一地的碗碴子,然後繼續跟丈夫外出按照母親提出的條件去看房子。在看房的路上,李小燕一邊流淚一邊對丈夫說:“我知道你也受不了我媽媽的脾氣,我已經無法忍受了,要不我們帶孩子出去租房子住吧,離開北苑家園,離開父母也許矛盾會少些,這樣我們的家庭才能穩定。”
孟領憐惜地看著妻子,他說:“佛說要忍,我是能夠忍受的。但是搬到別的地方小孩的入托問題就沒法解決,還是委曲求全住在一起,等孩子入托之後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