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一路思考……(4)(2 / 2)

震撼,籽慕對文字的渴求竟如此強烈而持久。我們都曾被問及,兒時的夢想是什麼?但回顧往昔,卻忍不住因夢想的天真和單純而自嘲自歎,那夢想也早已隨著經曆世事被日子衝淡、拋諸腦後。籽慕無意間告訴我,他從兒時便渴望擁有自己的一本書,這願望之強烈甚至在夢中浮現。我感慨於籽慕對這份夢想的真摯和堅定,更是讚歎他將夢想視作了對自己的一份承諾,履行並且兌現。

由此我對籽慕多了一番關注和許多的期待:也許從我們自覺地熱愛書籍和文字的那一天開始,就已選擇了一種伴隨我們終身的生活方式,那就是無法停止的閱讀和寫作,以及伴隨的緊張思考。如果有一天籽慕厭了、倦了,不妨回憶起這第一部作品集所飽含的夢想和激情,相信定能汲取無窮的力量!

姚晉婷(作者係籽慕大學輔導員)記憶是一條長長的路,路的兩邊有著高大的樹木,陽光被茂密的葉子截成斑狀,在地上投出幸福的影子。

是夏日的午後,我扯掉繁華的外衣,平凡地駐守。

沒有刺耳的鳴笛,一些車子從我身旁飛馳而過,沒有和我打聲招呼。我知道,曾經的車水馬龍遇到的隻是昨天,他們的身影將成為我的過客,他們和我一同編織的記憶卻留駐在我心頭,終年不去。變淡的是顏色,而留下的則是鐫刻。

跳躍的光斑遺落在樹下的長椅上,波光粼粼地流淌,所有的快樂交錯成不規則的形狀,曬熟的青春。

椅子上坐著我最真摯的朋友,在那裏看天、看地並微笑著。每當在這條路上拚命奔跑的時候,他們就朝我招招手,並說:“加油!”

《情之已動,且為文》就化作這麼一把長椅,可以讓我們在累的時候,坐在上麵安靜地休息和思考,想想我們走過的路,同時給予我們勇氣繼續前行。它會在獨特的寧靜中,讓我們看到每個人曾經在心裏種下了太陽,隻要努力,就會灌溉出無比強大的希望。

而在這條路上,我也與籽慕在記憶的長椅上坐著,看著他奔跑,讓他坐下來休息或一起加油。我們會永遠記著那把長椅,會一起回去,坐在那裏感受逝去的青春裏,最美好的東西。他有著掩飾不住的天真,有著朋友間相處的真誠,有著不為人知的那抹青春華麗的憂傷……在最初相識的時候,你定會覺得他是在“戲遊人生”———過自己選擇的自在生活,會逃早操,會逃課,他似乎從不為這些“小事”煩心。當我們可以用年來計算相識的程度時,我看到了《情之已動,且為文》散文集。這是一本洗盡繁華不加雕飾而無比真誠的書,你會從中找到那顆漂泊浪子的心在為了找尋歸宿和未來時所做的不懈努力。當然,你若也是他的朋友,就會理解他不說放棄的決心以及不言敗的頂天立地。

《情之已動,且為文》正如題目一樣,憑借他的執著和對文學的感動,寫下種種。籽慕的認真,源於真誠。他常常聽著朋友意見,改著自己的文章,以達到一種更好的狀態。曾聽說有人評詩,認為隻要具有“真、善、美”這三境中的一境,就可以稱為好詩,我認為文章也一樣。《情之已動,且為文》不隻占了“真”

這一境,從你的眼中,也定能覺察出那善,那美。

生活很複雜,所以很多人都在找尋出路,我們不可能一眼望去就看到屬於自己的方向,在其中穿行,很多人不想迷路。於是我閉上眼睛,告訴你以上我的所思所想,樹的陰涼,躺在我心上,草長鶯飛的季節磨合成自由的模樣。

看了《麥田裏的守望者》,我想很多人都是不自由的。因為現實和夢想的糾結,而向往做個麥田裏的守望者,隻是單單看著幾千萬個孩子玩耍,防止他們跑到懸崖的邊上……於現實之中,我們許多人已被現實所影響,隻有執著的人繼續帶著自己的渴望勇敢向前。自由來源於內心,隻要不被現實不自由的因素所汙染,從《情之已動,且為文》中,或多或少,有著守望者的心態,那是屬於籽慕所向往的自由。

是否因為時時刻刻處在時光交替轉換的棱上,所以很多人才會常常的惴惴不安?生活那麼明亮,可有些時候卻太過晃眼。

我們行走於生活的路上,你知道它並不是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