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一路思考……(5)(1 / 2)

黑夜和白天都必不可少,你應該在人生的下一站時為默默走過的幾萬裏路而感到自豪,因為我們不曾被困難打倒,時間賜予我們的是知識和力量。

朋友在高三時送我一句話———“烈火焚燒九重疊,你我才能觸到真的天”,它成為我不懈努力的動力。時光不會偏愛誰,我們要努力讓自己值得愛。《情之已動,且為文》這本散文集,不是處處含著真理,卻以一份安靜和努力打動了我,打動了燕子歸時,春水東流。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曆,曾以為患著天崩地裂的傷,並在這無法撫平的傷痛中迅速成長。當我們離開這情感敏銳、快樂易來的年歲時,一轉身,看到:高高的屋頂白色的牆,牛皮紙包裹裏深深的想,念及秋末冬初時光的癡狂,希望會出現在草木生長的下一個溫床。

記不起自己用得最好的修辭是哪一種,來表達我源自《情之已動,且為文》的感動,終於此處,我仍沒想出,隻能用平白的話來敘完這相似的青春。

隻願有人珍惜你的真誠,隻願我們真誠。

郭 瑞

(作者係籽慕大學好友)

我寫的(代跋)

一直想出一本書。寫自己,寫別人,寫幸福,寫痛苦,寫欲望與墮落,寫我們心中的情感糾葛,寫那些世間百態……當這個念頭毫無征兆地在大腦裏蹦出來的那一刹,我被自己嚇了一跳。雖然我也經曆著曲曲折折、是是非非,偶爾也會突發奇想,但是自己有限的文學底蘊,卻仿佛是一個大窟窿,盛不住如此美好的理想。所以很多次在這個念頭蹦出來的短短幾秒,我便死死地否定了它。

可是,這個念頭卻越來越濃,經常從心底浮現出來,攪得我不得安寧,就像是欠了自己一個未了的心願。有一天,在夢裏突然很清晰地看見了一本書,封麵的設計很精美,但究竟它是什麼,醒來時已經記不清了。

所謂世間萬物亦如此。自然、人心、情感,隻是在得到與失去之間交替上演。沒有誰真正得到過什麼,也沒有誰真正失去了什麼;沒有誰永遠輸得丟掉了自己,也沒有誰永遠贏得掌握了別人。因為這個世界本身就是神秘而曠遠的,我們永遠無法觀其全部,也很難觸其筋骨。在虛實之間角逐,在明暗之間徜徉,這,就是最真實的生活。

隻能很誠懇地告訴大家,這本書是我的生活,有我在生活中不能自拔時充斥內心的東西,也有我逃離生活或說在生活的頭頂觀看生活的東西,不管這些所想所見具體是怎樣,它都是我的,也定會和你有相似的東西。

“激揚文字承載流浪歲月,典藏真情沿襲漂泊人生”是我一個美麗的夢,希望我的夢可以越做越圓。

我的文字是稚嫩的,或者說是粗糙的,但這些融入我情感的文字已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如果這中間有一些文字能夠直抵您的心靈,這樣我便知足了。

有愛不覺人生寒,有夢不覺天涯遠。出此書要首先感謝與我促膝長談的朋友。感謝他們不介意我粗淺的文筆而將他們亦或是他們身邊美麗的故事講給我聽。於是,這種感謝成了一種感激,一種感動。我感激他們對我的莫大信任,感動他們對我的殷殷鼓勵,感謝所有關心我的人!

此書謹獻給我最愛的兩個人,我的父親和母親!

他們才是這本書真正的載體,也是我靈魂的載體。我渴望為我操勞了二十二年的他們能夠輕鬆快樂地生活,此書或許是對他們勞累心靈的淺淺慰藉。

感謝所有為本書出版付出努力的朋友們,祝你們的生活幸福溫潤、詩意盈懷。

《情之已動,且為文》馬上就要出版了,籽慕曾多次讓我給他的書中留下些筆跡,但是因為我文筆粗糙,生怕這拙劣的一筆破壞了他完美的書稿,因此題目為“我寫的”,是想區別於籽慕所寫的,因為我的文字實在不敢與他的相提而並論。可以說我是一步步看著《情之已動,且為文》逐步成形的,看著即將出版的書稿,實在是按捺不住心中的那份喜悅,決定要寫一些我對於籽慕和《情之已動,且為文》的個人看法。

第一次聽他說想出一本書是在大二的時候,當時我聽了他的想法,還半帶嘲諷地說:“就你?還想出書?別做夢了。”心想著:到底是雙魚座的人,這麼愛幻想。那時的籽慕,還儼然一副單純調皮的模樣,沒有很深的內涵,喜歡幻想,時不時地小小浪漫一把。

直到去年夏天他把幾萬字的稿件放在我麵前的時候,我驚呆了,簡直不敢相信這麼一厚遝文字竟出自他之手!帶著好奇、驚訝與興奮的心情,我仔細地一頁頁翻看著,試著努力去讀懂每一篇文章的內涵。真的,我們每天都在一起,形影不離,竟然在我看不見的時候,他做出了如此大的努力。仔細一問,才知道這些文字大部分都來自於三年多的積累。在夜深人靜,別人熟睡的時候,他會突然坐起來,打開電腦,或者在自己的手機上,寫下自己對人生的感悟;又或者是在某個午後,泡上一杯紅茶,坐在電腦前,記錄下他的喜怒哀樂,把不便於向別人袒露的心情都真實地在文字中傾訴。愛不釋手地翻看著《情之已動,且為文》,仔細地品味其中的一字一句,原來我有太多對他的不了解,盡管其中也有不足,但我看到了他一直在為自己的夢想努力,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