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對寶藏的探秘(8)(3 / 3)

西班牙人不甘失敗,於是大肆擄掠土著居民,將他們的廟宇和墳墓洗劫一空,數年之內就搜刮了近100噸黃金。但是因為設備簡單和對“聖湖”莫名其妙的恐懼感,他們始終沒敢再踏入“聖湖”一步。

1911年,一支來自英國的探險隊又做了一次徒勞的嚐試。他們雇人挖了一條地下水渠,將湖中的水徹底抽幹,但是幹燥的天氣和火辣的太陽很快使湖底的淤泥變成了硬板,像石頭一樣很難穿透。當很久以後英國人又費盡心機從國內運來鑽探設備時,由於降雨和河流的注入,“聖湖”中又早已灌滿湖水,英國人不得不自嘲地說造化弄人,也許冥冥之中確有神靈在保護著“聖湖”寶藏,不會讓人輕易得到。英國人灰溜溜地走了,這次勞師動眾且代價不菲的尋寶活動遭到了同樣可恥的失敗。之後,再沒有人來打擾“聖湖”的寧靜。

1974年,為保護自然環境和古代文化遺產,哥倫比亞政府宣布了禁挖令,不允許一切團體或個人在“聖湖”附近隨便挖掘。為此,還出動了大量軍警在“聖湖”附近一帶巡邏,發現可疑人物立即驅逐,一時氣氛非常緊張。於是人們猜測,“聖湖”中可能又有了什麼新的發現,但是除了官方的理由之外,人們得不到任何確切的消息。

“黃金之城”波哥大

雖然尋寶人在黃金“聖湖”中的曆次淘金都沒有什麼收獲,但是史實和傳說卻一起證明了古代印加人高超的冶金技術和豐富的黃金收藏,後人們可以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的黃金博物館中領略一斑。

當時與貝拉卡薩一起尋找黃金湖的另一支探險隊的首領貢薩洛西門內斯·德·奎薩達,開始時也是為了追尋印加帝國的失落寶藏,並且小有所得。但當他們征服了印加人支係齊布查部族後,聽到了關於黃金湖的傳說,湖中沐浴的黃金人令他們垂涎三尺,立即馬不停蹄地向前趕去。其實這隻是齊布查人的一個嫁禍於人之術,因為黃金湖隻是一個傳說,他們肯定知道,而告訴對方的目的隻是為了將凶殘的殖民者引開。奎薩達果然中計,起兵離開。殖民者最終沒有找到黃金湖,但卻做了一件比這更有意義的事:他們在離黃金湖約40千米的地方修築了最初的波哥大城,也就是今天的哥倫比亞首都。奎薩達將它命名為新格拉納達,因為西班牙的格拉納達平原是他的家鄉,並將他擄掠的所有金銀珠寶藏在那裏。奎薩達後來數次組織人馬尋找黃金湖,但都無果而終。正所謂有緣千裏來相會,無緣對麵不相識,新格拉納達與黃金湖咫尺之遙,但是奎薩達終於還是沒能找到它。波哥大城早已回到哥倫比亞人民手中,殖民者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如今這裏建起了輝煌的黃金博物館,規模之大居世界同類博物館之首,在這座博物館中展出的不僅是數千年古代文明的輝煌與燦爛,還有殖民地時期的血淚與辛酸。

博物館中戒備森嚴,限人限時參觀,展室內沒有燈光,漆黑一片,隻有美妙悠揚的印第安音樂和在黑暗的背景中閃閃發亮的各式金銀製品和珠玉寶石,令人不禁浮想聯翩,遐思萬裏。整座博物館中共收藏寶物2.35萬件,包括日常生活用品、裝飾用品和宗教用品等三大類。日常用品有杯、碗、盤、碟、壺、刀具、漁獵用具等;裝飾用品有耳環、鼻環、項鏈、手鐲等;宗教用品有雕刻著姿態各異的善男信女形象,鹿、鷹等動物圖案的祭祀器皿等。這些器物多數是由金箔和金絲加工製成,或薄如紙,或細如絲,精巧細致而又不失樸素淡雅,充分反映了不同曆史時期印第安人的生產水平和生活習俗,體現了他們的聰明智慧和審美情趣。

眾多藏品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件,是1969年由兩名哥倫比亞農場工人在波哥大附近一個山洞中發現的一件純金雕塑,雕塑中是一個木筏上麵站著9個人像,中間高大威嚴、衣著華麗的無疑是一位國王,而其他八位頭戴金飾,披甲執兵的人物應該是國王的護衛。這似乎正是黃金“聖湖”傳說中的形象,雖然人數和人物身份略有差異,但還是足以證明“聖湖”的傳說並不是空穴來風。那麼,人們禁不住會問,這個神秘的“聖湖”到底在哪裏,又怎樣才能找到它的寶藏呢?

金銀島的奧秘

寶藏是永恒的誘惑,冒險是永恒的傳奇。人間的是非善惡也許沒有定數,代代相傳的故事中,人們隻對那些魄力非凡和毅力非凡的英雄表示敬意。在“金銀島”上,我們正可以欣賞這樣的人物。傳奇“金銀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