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對宇宙的探秘(4)(3 / 3)

該星雲中心的星體壽命同太陽差不多,不過它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終點。這顆恒星的外層物質開始向外界揮發,從而形成了現在的星雲,揮發的過程早在14000年前就已經開始。再過幾千年,這顆恒星將會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熱,並開始對環繞的星雲產生紫外線輻射。屆時該星雲中的氣體將會反射熒光,它也就從紅矩形星雲變成為行星狀星雲。

不過目前該恒星的溫度還不夠高,因此環繞在它周圍的氣體原子也就不會發光,而周圍的塵埃分子之所以能被看到是因為它們能反射恒星發出的光。該星雲中部分氣體分子同宇宙塵埃混合在一起發射紅光,因此我們看到它為紅色。目前還不能確定到底是哪種類型的氣體分子產生了紅光,不過科學家們認為最有可能的是從星體內核揮發出來的碳氫化合物。

通過對哈勃望遠鏡拍攝的高分辨率圖片進行分析,科學家們還發現在星體中央貫穿著一條暗帶。科學家們稱該暗帶是圍繞著星體的由濃密塵埃構成的圓盤投下的陰影,實際上我們並不能直接看到星體發出的光,我們所看到的是圓盤中塵埃散射的光。天文學家還發現該星雲的核心部分實際上是一對伴星,其中每顆恒星的公轉周期都是10.5個月。

20世紀70年代,科學家們在進行火箭發射時發現一處強烈的紅外線輻射光源,並最終發現了這一紅矩形星雲。它距離地球大約2300光年,在麒麟座的方向。

神秘的天坑群探秘

廣西百色大石圍天坑群中具有集獨特奇絕的容洞與原始森林和珍稀動植物於一體的垂直豎井,形成天然的洞底有洞,洞中有河的景觀。兩條地下暗河河流湍急,且冷熱相交彙,洞中石筍挺拔叢生,石柱峭然擎天,石簾晶瑩透亮,石瀑到處都有,造型組合不凡,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在大石圍周邊村屯又有獨特奇絕的百洞、神木、蘇家坑、鄧家坨、甲蒙、燕子、蓋帽、黃猄、風岩、大坨、穿洞等20多個石圍,形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天坑群”。在“天坑群”的周邊,還有冒氣洞、馬蜂洞、琢木當上洞、下洞、熊家東洞、西洞等30多個溶洞景點及配套的人文景觀。

大石圍天坑群位於樂業縣同樂鎮刷把村百岩腳屯,形成於大約6500萬年以前,是一塊鮮為人知的秘境,集險、奇、峻、雄、秀、美於一體,是世界上罕見的宇宙奇觀。大石圍的地下原始森林麵積為世界第一。中國地質學會洞穴研究會會長朱學穩教授考察論證後稱樂業縣大石圍天坑為“天坑博物館”、“世界岩溶勝地”。

站在高高的觀光台上,眺望堪稱世界岩容之首的喀斯特漏鬥,其氣勢之宏偉,場麵之壯觀,不言而喻,而站在大石圍西峰,眺望山巒起伏群峰連綿的遠景,又讓人感受到大自然之神奇。

步入那獨特、神秘的地下原始森林奇景之中,那珍稀的花草,罕見的鳥獸,翠綠的樹木,給人一種獨特的感受。

大石圍底部深處有縱橫交錯的地下河流,有姿態萬千,神態各異的洞穴鍾乳石,也有魚、蟹等豐富的地下水族,是世間難得一見的洞中美景。

大石圍所在地白岩腳屯,路邊花草芬芳,林木濃翠,綠樹成蔭,且山嶺連綿,群峰爭奇,富有詩意,令人流連,讓人回味。岩溶洞穴觀光。溶洞群中那些千姿百態,絢麗多彩,玲瓏剔透的各種類型的洞穴次生化學沉積物,件件都是巧奪天工的精美藝術品,每個洞都有不同的景觀,讓你不得不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