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巨型黑洞外,還有微型黑洞。人們常說明察秋毫,秋天動物新生的細毛已經是十分細小了,其實微型黑洞比起秋毫還要小得多,它隻有一萬億分之一毫米,相當於最小的氫原子中的原子核大小,連電子顯微鏡也無法找到,然而它卻比一座大山還重。當代世界級物理大師霍金在微型黑洞的研究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看來,宇宙實在是太神奇了,已超過神話中的一些想象。像《西遊記》中孫悟空的“金箍棒”這樣一根小棍子怎麼可能有上萬斤重呢?而宇宙中這種物質卻真的存在,而且還要重得多。
火星火山上空神秘雲霧探秘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天文學家根據NASA火星全球探測器拍攝下的照片發現,火星上一座巨型火山上空有一團巨大的螺旋狀雲霧,天文學家表示,不清楚這團雲霧已經形成了多長時間。
天文學家表示,這團雲霧可能由塵埃粒組成,其呈螺旋狀盤旋的原因是火山坑上方的風向時而發生變化。
天文學家稱,同一地區幾天來也出現了類似的雲霧,但他們不清楚這些雲霧屬於一大團當中的一部分還是每天下午獨立形成的單個雲霧團。
NASA火星全球探測器於1996年發射升空,該探測器已經對火星的整個地表、火星大氣甚至包括火星內部進行了研究。到目前為言,該探測器搜集到的有關火星的數據比其他所有火星探測器搜集數據的總和還要多。
日月掩土星探秘
在地球上看,火星是一顆紅色的行星,在中國古代稱其為“螢惑”。“火星大衝”指的是火星、地球在經過近日點,火星、地球、太陽三者成一條直線,且火星最接近地球。在“大衝”前後約一個月的時間裏是觀測火星的最佳時機,其亮度可與明亮的木星相媲美。若用小型天文望遠鏡,可觀賞到火星表麵迷人的色彩變化。這種“衝日”每隔2年零50天左右就會出現一次。但“大衝日”的時間相對較長,再加上低空氣象變化阻礙視線的原因,使這種天象的確難得一見。
太空中“通往天堂的階梯”探秘
相信科學的人都知道,天文學家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找到通往天堂的階梯,但是美國國家航天局的哈勃望遠鏡卻仿佛讓人類看到了這樣的盛景,它拍攝的圖片顯示在一顆“垂死”的星體周圍圍繞著梯狀結構的星雲。
通常科學家將這類星雲稱為紅矩形星雲,因為從地麵天文望遠鏡看去,它呈現出矩形結構,顏色為紅色。但由於大氣層的遮掩,科學家從地麵天文望遠鏡對這一星雲進行觀測受到了諸多的限製,而這次哈勃望遠鏡拍攝的圖片則讓科學家們看到了該星雲此前不為人知的一些新特性。
哈勃望遠鏡拍攝的圖片顯示,紅矩形星雲並非矩形,實際上它呈現出一種X形的結構,科學家認為這種現象是由於構成星體內核的氣體和塵埃揮發所致。揮發出來的氣體向星體相反的兩個方向噴射,最終我們就看到了這種類似於將兩個冰淇淋尖端接在一起的X形結構。更令人關注的是,在星體周圍呈現出一種階梯狀的結構,使得整個星雲看起來就象一張蜘蛛網,這種形狀在已知的星雲中絕無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