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風雪迷蹤(下)(1 / 2)

還記著一句順口溜,叫“師大有靚女,警校有猛男,醫校天使惹人饞”。意思非常好懂,省師範大學的女孩最多,美女肯定也不少。警校,即指省人民警察學校,警校不僅男生多,且都是膀大腰圓、身強力壯的猛男壯漢,非常引人注目,也惹女生喜歡。需要提醒的是,女孩兒們的擇偶,一個年代有一個年代的標準,如現在,似乎一切以財富和家底是論,而在那個年代,則特別崇拜軍人和與軍人身份接近的警察,而作為文武雙全的警校男生,其優勢自然顯而易見;醫校,指省醫科大學、中醫學院、中醫學校,這裏的女生也不少,且都是清新亮麗的白衣天使,不僅氣質優雅、溫柔窈窕,還熟諳養生保健之道,在校是典型的“三養女孩”,將來娶回家之後,則是地道的“三養女人”。何謂三養,即懂營養、有修養、會保養。瞧!這串同學,真是收獲多多!

除了串同學,我還做了幾件自認為價值不小、意義也很大的事情,如照相、旅遊和參加文學藝術函授。自我感覺,還算得上一個熱愛旅遊、熱愛大自然的人。剛來省城,我就買了一份市區全圖。從第一周開始,每逢沒課的下午或節假日,就翻出這張地圖,從中選上一處景點,前去一遊。去的時候,或獨自前往,或邀上一兩個室友同去,但我更喜歡獨去,因為這樣可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在自己最喜歡的地方盡情地留戀,遊個遍、看個夠,而在自己不太喜歡的地方則可以走馬觀花、淺嚐輒止,不必顧及這個,關照那個。

此一時期的旅遊業,還算不上一個賺錢的產業,至多算個保本經營的社會公益事業,景點的門票都很便宜,像並澤公園才三角錢,兩塔市才五角錢,其它景點,上一塊錢的也不多,而且還是通票,一票在手可以遊遍整個景區。全不像現在,不管多大的景區,都分隔得像個九宮格,一個景點套著一個景點,一個院子套著一個院子,變著法子漲價,讓人一路掏錢“買路”,遠非凡人財力可受。

剛入學的這陣子,雖時值深秋,但省城的天氣還不是太冷,草也綠著,花也開著。這年秋天,適逢首都北京承辦有史以來首次在我們國家舉辦的亞運會,為表示慶賀,省城的主要街道、重要部門和各標誌性建築、景區都擺滿了五彩繽紛的鮮花,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彩旗,一些店鋪門前還升起了鮮豔的五星紅旗與獨具特色的亞運會會旗,把開放中國海納百川,笑迎五洲賓朋的豪情與胸懷展露在每一個角落、每一個細節之中。漫步街頭,處處都可以感受到、觸摸到這濃濃的喜慶與歡樂氣氛。

不僅如此,眼前那一座座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一條條寬闊得超乎想象的街道,一副副幹淨得一塵不染的市容市貌,以及那一群群衣著光鮮、容光煥發如彩河一般流動在大街小巷的男女老少,都使我這個從小沒見過世麵的鄉巴佬大開眼界,樂得又蹦又跳。我不由得一次次感慨,外麵的世界真美,大城市真好!在興致勃勃中,我幾乎把遍及省城的大小景點、主要街道和大型商廈都逛了個遍。在閑逛中,借助一台剛剛流行的傻瓜相機,見景就拍,見景就照,將省城為數眾多的美景一個個地攝了進去,也將土裏土氣的自己永遠定格在那一張張小小的、可供一生懷念的相片中。

第一學期的校園生活,給我的總體感覺是新穎、新奇、豐富多彩,但也有幾件,或令人不爽,或使人尷尬,印象最深的有兩件。一件是錢太不經花。入學時,通知書上寫得學雜費、書費,再加上兩個月的夥食費,一次共交320元,父親給我拿了整整600元,幾乎是320元的兩倍,他說出門在外,且又是從農村到了城市,花錢的地方肯定多,身上多備幾個,可以有備無患。而我卻想,拿這麼多錢幹嘛?這學期四個多月,夥食費每月才30元,而學校已收走了兩個月的,剩下的兩個來月,多再多拿上100元就足夠了。一直以來,常年入不敷出、生活拮據的家庭經濟已不自覺地將我養成了一個在花錢上時時、處處顧左右而言他的小手腳。我自覺,幾乎每花一元錢,都要考慮再三,慎之又慎,且不願意身上多帶錢,生怕弄丟了。不過,既然父親讓多帶,那就多帶幾個吧,花不了,可以再帶回去。但到了學校,才覺得,自己所帶的這點二倍於學校收費的錢是多麼得不經花,逛街、購書、串同學、拍照、買衣服,等等,一係列與高中生活完全不同的花錢項目洶湧而來,擋都擋不住。高中時候,90%的同學以學習為主,對其它事情不聞不問,自然不會有什麼與學習無關的支出。但考上學校後,卻正好相反,學習上的錢基本上不花或少花,但與學習無關的錢卻以數倍於學習的花費天天出現,且還不能拒之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