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子們看著這些花花綠綠的大字報,聽著周圍人們的議論,想著剛才參觀劉胡蘭烈士陵園時候的勁頭,大家都慢慢地感到迷茫了。
這時候他們身邊一個紅衛兵突然喊道:“你們幾個快走吧,天馬上就要黑了。”
而娃子身後的一個人接話道:“等一下嘛,著急什麼。”
外邊的紅衛兵又說道:“人家劉胡蘭的父親有病,再晚了就不接見了。”
這兩個人對話被大家聽的清清楚楚,建國立刻拉住娃子說道:“你都聽見了吧,那兩個人說是要去劉胡蘭家?”
桂枝驚奇道:“真的嗎?那太好了,咱們就跟在他們後邊,說不定還真能見到劉胡蘭的父母親呢。”
大家於是便尾隨著前邊的那幾個紅衛兵後邊一起來到了劉胡蘭家,這時候,正好有一群學生從屋裏走出來,於是大家沒有叫門便直接走了進去。
劉胡蘭家坐落在村中心的一個普通院內,院內有五間正房,從外邊看和普通人家的房子也沒有什麼區別,但是進屋後從家裏的陳設看,可能就是一個中農的家庭。
大家的到來對於屋裏的兩位老人來說並沒有感到什麼意外,劉胡蘭的母親不冷不熱的說道:“學生們,你們坐,我就是劉胡蘭的母親,我叫胡文秀。坐在炕上的這位就是她的父親劉景謙,你們有什麼要問的就盡管說吧。”
這時候帶頭來的幾個人中的一個說道:“二位老人好,我們是從河大來的學生,我們從小就非常敬佩劉胡蘭烈士,今天串聯路過這裏,所以來和二位老人認識、認識。”
胡文秀一聽趕緊說道:“學生們,太麻煩你們了,我們家出了個劉胡蘭,那是全雲周西的驕傲,是黨培養的結果。現在我們這兩人,國家也給了很高的榮譽,我們已經知足了。現在我們也想為國家做點貢獻,可是劉胡蘭她爸常年有病,不能下地幹活,成了隊裏的負擔。”
這時候建國說道:“大娘,你們是有功之臣,有了病就不用想著勞動了,要積極治病、安渡晚年就好了。”
這時候坐在炕上的劉景謙幹咳了兩聲插話道:“後生呀,你們有所不知,自從大串聯以來,我們這裏就不得安寧了,大概你們在街上也都看到了。
關於我們家的那些大字報滿天飛,特別是有些別有用心的人,把矛頭直接對準了劉胡蘭的母親,胡說八道、空穴來風,把一些莫須有的罪名扣在她的頭上,弄的她天天以淚洗麵,你們說這樣讓我們怎麼安渡晚年呢。”
聽了丈夫的一席話,胡文秀坐在椅子上又抹起了眼淚。這時候桂枝走上前勸說道:“大娘,不要太難過了,這曆史就是曆史,不是誰想改就能改的了的。
隻要自己胸懷坦蕩、無愧於劉胡蘭烈士,就不怕別人說三道四。大娘你堅強些,要相信群眾、相信黨,曆史的本來麵目一定會水落石出的,不要太擔心,要勇於麵對現實。”
胡文秀聽完桂枝的話後站起來說道:“紅衛兵小將們,你們說的這些,我們都知道,我們沒有做什麼虧心事,就不怕半夜鬼敲門。可話說回來了,眼不見心不煩,這鋪天蓋地的大字報就貼在大隊門口,現在出去連頭都不敢抬呀。”
這時候河大的一位學生說道:“尊敬的二位老人,我們能完全理解你們的心情,但是毛主席教導我們說:階級鬥爭是複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