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年代,你們村在那場事件裏有那麼多人遇害,這其中必有大問題,現在既然有人把這件事情翻出來了,你們就應該勇於麵對現實,經得起風浪的考驗,已後不管再遇到什麼場合,你們都要相信群眾、相信黨,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劉胡蘭同誌的英雄形象。”
這時候劉胡蘭的父親劉景謙接話道:“這位年輕人真會說話,將來一定有大出息。你們這幫年輕人趕上了好社會,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有用之才。”
這時候又有一幫人走進來了,娃子們隻好起身告別。出來後太陽已經落山了,娃子們邊走邊高興的討論著,仁傑說:“咱們今天真是太幸運了,見到了劉胡蘭的父母親。”
建國笑著說道:“這就叫趕得早不如趕得巧,要是沒有聽見那幾個人說話,咱們怎麼能想到這事了。”
桂枝說道:“不過從剛才和他們的談話來看,胡蘭父母現在生活的並不幸福。”
建國說道:“是啊,胡文秀本來就是劉胡蘭的繼母,現在又出來這麼一檔子事,這擱在誰頭上誰也受不了,你們說是不是?”
娃子說道:“我看寫大字報的這些人就是捕風捉影,那劉胡蘭的被捕是由於叛徒的出賣,這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了,再說那次也不是隻犧牲了她一個人。我看這些人純粹是無中生有的亂懷疑。”
桂枝說道:“娃子你說的不對,陶鑄同誌不是讓我們懷疑一切嘛,懷疑一切不就是什麼都能懷疑嗎?你能說這不對?”
娃子聽了桂枝的話後知道這是陶鑄同誌講的話,便沒有再說什麼。可小龍說:“人家北京的紅衛兵就是能幹,不愧是毛主席身邊過來的人,走到哪裏反到哪裏,哪兒都有他們的影子,我覺得這件事情肯定有問題。”
這時候大家正好路過大隊門口,看見還有幾個紅衛兵正在往牆上貼大字報,建國見狀立即來了興趣,便站住說道:“咱們再去看看?”
桂枝說道:“不用看了,還不是胡文秀的那些事情,豆腐一碗,一碗豆腐,沒有什麼區別,就讓他們慢慢研究吧。等咱們從延安回來再看也不遲。”
大家沒有再看大字報,而是直接趕回了學校。當大家走進禮堂的時候,看見禮堂裏麵已經是空空蕩蕩的了。昨天晚上住來的人們大部分已經打點好行裝走了,禮堂裏頓時顯得十分冷清和零亂。
娃子們沒有停留,而是抱起自己的砂鍋茅勺,徑直來到食堂打飯。當娃子把茅勺遞到大師傅手上時,大師傅笑著說道:“看你們這幾個人是不是討飯討慣了,還抱著這兩個破砂鍋不放。”
娃子笑著說道:“別說了,作天要是沒有這東西,我們飯都吃不上了。”
大師傅接著說道:“小同誌別費話了,那邊不是有碗了,你們幹嘛不過去換一個?”
娃子順著大師傅手指的方向看去,隻見那邊的桌子上放著一大摞大碗。但是娃子堅持道:“不用麻煩了,將就的用吧,現在就算端個金碗,這和子飯也變不成汆羊肉片兒湯!”大師傅笑著搖搖頭,給娃子打了一份和子飯和三個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