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6章 雲周西村學英雄 胡蘭精神鼓舞人 4(1 / 2)

建國看著人們陸陸續續地往回走,便招呼大家道:“對了,咱們也回吧。”

娃子們回到駐地後,在大禮堂一直等到快吃中午飯時,凍的發麻的腳才慢慢的緩過勁來。吃完午飯後,就見不少學生匆匆收拾行李然後離開了。而沒有走的人們又結伴來到了陵園。

就見這座陵園實際上就是一座觀音廟,座落在村的東邊,廟前的廣場上建有一座漢白玉的石碑,石碑上刻著毛主席親筆題詞的“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八個大字。在廟的右邊有一塊空地,空地的中央就是劉胡蘭同誌當年英勇就義的地方,就義處的北邊是劉胡蘭的墳墓。這是一座土墳,墓前還有一尊劉胡蘭烈士的漢白玉雕像。

娃子來到了就義處,他的腦海裏立即顯示出劉胡蘭麵對敵人的鍘刀是那麼的鎮定從容、大義凜然,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他感慨的說道:“劉胡蘭烈士當時就義時,還不滿十五周歲,就這麼的堅強,真是好樣的。”

建國接話道:“這人就是這樣,當他認準一條真理、有了自己的追求和信仰以後,就會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付出一切,哪怕是生死都置之度外。劉胡蘭出身中農,但她毅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今天我們有機會來到英雄的故鄉,來到劉胡蘭烈士的就義處,我們一定要把烈士的精神學到手,做一個劉胡蘭式的好青年。”

這時候仁傑說道:“這劉胡蘭烈士這麼有名,可她的墳墓還是土的,真應該重修一下。”

桂枝接話道:“墳墓這東西是應該好好的整修一下了,可我們在石家莊參觀白求恩烈士陵園時,白求恩的墳墓不也是土的嘛!”

建國說道:“土的好啊,俗話說入土為安嘛!”

小龍說:“你們這是又把恓惶說成沒奈何了,咱們參觀孫中山的陵墓時,那墓室是水泥做的,墓門是銅做的,裏邊……。”

小龍剛說到這裏桂枝便打斷她話說:“看你這人,這能和孫中山先生比嘛。”

小龍說:“怎麼不能……。”

這時建國截住話說:“不是不能比,而是沒辦法比,孫中山身為總統,而我們的烈士有千千萬,這二者是無法比的。再從另一個方麵看,我們的國家還很貧窮,現在還沒力量解決這些問題,不過我看已後要解決的。”

娃子也說道:“還有就是劉胡蘭這麼有名,真應該在這裏建一個劉胡蘭紀念館或者是烈士陵園,把劉胡蘭和她一塊兒犧牲的那些烈士們的革命事跡整理一下,在室內陳設出來該多好。”

桂枝說道:“看你這個人,站著說話不腰困,那些事都是要花錢的,”

這時候大家隨著人群走進了觀音廟,隻見廟裏的建築和榆陽縣的建築風格基本一致,有山門,正殿、和東西廂房。那高高的四角形的鍾鼓樓還聳立在山門的兩側,但是外表看起來卻十分的破舊了。

一進門,西廂房的牆上掛著一塊“劉胡蘭烈士簡介”的牌子。劉胡蘭烈士的事跡大家都已經是耳熟能詳了,但是見到這塊牌子,娃子還是自覺的停下來凝視了片刻。

“劉胡蘭,文水縣雲周西村人,1945年進入中共婦女幹部培訓班學習,1946年被分配到雲周西村組織婦女工作,並成為了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

1946年11月21日,劉胡蘭參與了暗殺雲周西村村長石培懷的行動,當時的國民黨政府主席閻錫山派軍隊於1947年1月12日將劉胡蘭等同誌逮捕,由於既不投降,劉胡蘭被鍘於鍘刀之下,享年隻有十五歲。隨後劉胡蘭被晉綏分局追認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毛澤東當年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娃子正在看簡介,建國拉了一下他的袖子說道:“娃子,你看什麼呢,這些情況咱們不是都已經知道了嗎!”

娃子說道:“知道是知道,可我還是想看一遍。”

建國說道:“咱們還是快點走吧,到那邊人多的地方看看去。”

說著便拉著娃子快步來到了西廂房門前。兩人透過擁擠的人群往裏麵張望,隻見裏邊的地上擺著一張桌子,牆上掛著許多刑具,而最顯眼的,還是牆角處擺放的一口鍘刀。除此之外,再沒有更多的陳列了。

娃子們通過這些實物,深切的感受到當時氣氛的威嚴,好像親眼看見了劉胡蘭烈士昂首挺胸站立在大胡子麵前,斬釘截鐵地痛斥敵人的聲音,如身臨其境一樣。

娃子們隨著參觀的人群走出了廟門,又回頭看了一下劉胡蘭烈士的墳墓和就義處,娃子覺得劉胡蘭烈士的故事是如此的感人。毛主席的題詞盡人皆知,但是劉胡蘭烈士的就義處和她的墳墓還和普通人的情況基本一樣,和韶山的紀念館、江西革命烈士紀念館比起來,這裏實在有點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