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占領膠州灣後,為長期霸占山東省,繼續向大清帝國腹地擴展影響,開始重點建設位於膠州灣的青島市,作為其繼續在遠東地區開辟新殖民地國策的重要依托。因此,青島市在港口、道路、火車站、發電廠、水廠、醫院、教堂、氣象台以及各類工廠、市政設施等硬件建設方麵的標準相當高,與德國國內的港口城市處於同一水平,相當精細而完備,也使青島成為了大清帝國境內第一個達到當代歐洲強國標準的港口城市。而其做為德國遠東艦隊的大本營,修建有完備的軍用碼頭、海軍船廠、海岸炮台、碉堡、軍營、軍需倉庫等防禦設施,駐紮守備兵力2千多人。其遠東艦隊所屬艦隻經常在大清帝國的長江和沿海各處遊弋,以顯示武力,保護本國政府以及僑民在大清帝國的利益。
而以青島為依托,德國在山東各地大規模建設鐵路和開采礦產,以達到控製山東和掠奪山東豐富自然資源的目的,膠濟鐵路的建成通車就是典型的例子。
但山東的形勢很複雜,因為英國還租借著山東的威海衛軍港。威海衛軍港曾經是大清帝國北洋水師的駐地,位於山東半島東北端,處於黃海海域,北隔渤海海峽與盛京省遼東半島上的旅順口軍港形成一南一北兩個拱衛渤海出入口的海上門戶。目前,旅順口軍港已經成為北寧海軍的重要基地,北寧軍方也就掌控了進出渤海的北口。如果想徹底控製渤海,就必須掌控進出渤海的南口,也就是要奪回威海衛軍港。因此,北寧政府不但要從德國人手中奪回山東,還得從英國人手中奪回威海衛,又要同時麵對兩個強敵!
但隨著晉軍令西方列強難以置信地將俄、日兩軍同時擊敗後,新成立的北寧政府就被西方列強刮目相看了,德國和英國也跟其他各國一樣感受到了極大的威脅。盡管英、德兩國都擁有強大的海軍,但在陸地上,兩國還完全不具備抗衡在晉軍的基礎上擴編而成的北寧陸軍的實力。因此,兩國都在戰與不戰之間猶豫著,寄希望於北寧政府也會像軟弱的大清政府那樣容忍他們存在的僥幸心理。然而,這可能麼?!
宣統皇帝繼位後,康凡以鞏固京津要害地區的海上防禦為由上奏大清朝廷要求將山東省也劃入北寧轄區,大清朝廷被迫宣布同意。康凡隨即便名正言順地照會英、德兩國大使,向兩國明確表明了拒絕承認德國政府與大清政府簽訂的《膠澳租界條約》和英國政府與大清政府簽訂的《訂租威海衛專條》的立場,並向兩國提出無條件將山東交由北寧政府管轄的要求。三方為此而展開了漫長而激烈的談判,但一直談到1910年的下半年卻還是毫無進展。這樣一來,康凡就準備用武力奪回山東,而他這次選擇的對手是德國。
跟英、法這兩個歐洲老牌強國比起來,德國隻能算是個後起之秀,其尋求海外殖民地的曆史也隻是從19世紀後期才開始的,跟荷蘭、葡萄牙、比利時、西班牙等這些歐洲二流國家都無法相提並論。1871年,德國在普法戰爭中戰勝法國,從而結束了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建立了統一的德意誌帝國,也就是當代的德國。自此之後,德國才開始崛起為歐洲強國,隨即就邁開了自己在歐洲和歐洲以外的拓疆步伐。膠州灣以及山東是其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在亞洲的殖民地,遠離其歐洲本土萬裏之遙,一旦爆發戰爭,山東的德國駐軍根本得不到外來支援,隻能束手待斃。至於從表麵上看起來其相比於亞洲各國已經算是十分強大的遠東艦隊,在康凡眼裏卻隻是一堆古董而已,北寧海軍先進的飛機和潛艇可以輕易消滅它們,更何況新生的德國海軍遠比英國海軍弱小,即便是從本土再派艦隊進攻大清帝國,結果也是一樣。所以,綜合各方麵情況考慮,康凡就決定開打。
由於美國沒有加入到西方列強瓜分大清帝國的行列中,依然奉行和平的“門戶開放”政策,所以也就不會被康凡列入“逐一加以懲治”的黑名單裏。因此,朱迪這個為美國的利益辛苦奔波的外交官仍是個局外人,也就使她能以一個“事不關己”的平和心態去麵對此時正 “意氣風發”的康凡,所以就對康凡的這個決定沒有提出異議。
“我會盡可能的幫你,爭取為你的北寧政府創造一個有利的國際輿論環境。”朱迪說道。
康凡笑道:“你幫我把你們國家的那些激進的政客穩住就行了,其他的事我來辦。”
朱迪心事重重地看了看康凡,換了一副極其莊重的表情問道:“康凡,如果有朝一日我的祖國也對你的祖國做了象德國、英國、法國等等這些國家做的事,你一定也會跟我的祖國開戰的對吧?”
康凡愣了,沒說話。
朱迪歎了口氣,語氣沉重的說道:“我知道你一定會的,因為你熱愛你的祖國,就像我熱愛我的祖國一樣。你要保衛你的祖國,你沒有錯…可如果你的祖國跟我的祖國真的成為了敵人,那你又會怎麼對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