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凡搜腸刮肚地想了好一陣子也不知該說什麼。
“可我…我還會幫你。”朱迪語氣堅定卻也很為難的說道。
康凡一陣感動,緊抱了朱迪。但在這時他卻想起了《三國演義》裏曹操麾下大將徐晃與關羽對陣時說的那句慷慨激昂的話:“今日乃國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廢公!”
1910年10月1日,北寧政府向德國政府下達了最後通牒,限其在當年12月25日前將山東交與北寧政府管轄,否則,不惜一戰。但德國政府並沒有回應北寧政府,而是將遠東艦隊最強大的兩艘裝甲巡洋艦“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諾”號從太平洋的德屬加羅林群島調回青島,意圖震懾北寧政府,同時加強青島的防禦實力。
“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諾”號裝甲巡洋艦同屬“沙恩霍斯特”級。“沙恩霍斯特”級滿載排水量1萬3千噸,艦體裝甲最厚處達到150毫米,裝備8門口徑為210毫米的主炮和6門口徑為150毫米的副炮,蒸汽機3軸推進,航速23節。是德國遠東艦隊新服役不久的最強大的一級戰艦,也是德國海軍的驕傲,被國際軍界公認為當代最優秀的裝甲巡洋艦。要是換做從前的大清政府的話,這兩艘威武的鋼鐵戰艦足以起到“非常完美”的震懾作用,但這次德國人搞錯了年代也搞錯了對手,注定要倒黴。
這兩艘堪稱“明星”的德國戰艦的行蹤當然逃不出北寧軍方的視線,從大清帝國近海直到由千島群島-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台灣島-菲律賓群島-南華島等島嶼構成的第一島鏈海域內都有北寧海警和海軍的艦艇在注意著這兩艘德艦,安全局的情報人員更是大批滲透到青島,通過各種手段探聽關於這兩艘德艦的消息。而德國方麵意在向北寧政府炫耀武力,並沒有做真正的戰爭準備,因此連最基本的保密工作都沒有做,所有遠東艦隊艦艇的活動都是公開而明朗化的。
1910年10月21日,從旅順海軍基地出發的4個每個由3艘“蛟龍”級潛艇組成的編隊正分別在大清帝國黃海、東海海域執行例行巡邏任務,下午13時34分,303編隊中的HQ011號潛艇的搜索雷達在山東半島東南3百多公裏的海麵上發現了一支船隊,隨即下潛到潛望鏡深度,抵近偵察,確認是德國遠東艦隊的“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諾”號以及1艘負責燃料補給的運煤船,立即通過無線電通信係統通知了在附近海域的301編隊,兩個編隊的6艘潛艇全部下潛到潛望鏡深度,機動占據有利陣位,展開戰術隊形,做好了攻擊準備。
14時04分,德艦編隊駛入攻擊範圍。14時14分,6艘“蛟龍”級潛艇在潛望鏡深度實施了一次隱蔽的魚雷齊射,36枚“魚叉”魚雷在海麵下3米深處以40節的高速分別從不同方向組成一個攻擊扇麵撲向目標。14時17分34秒,第一聲爆炸被301編隊的HQ017號潛艇的聲納捕捉到,接著是第二聲、第三聲…第十三聲,總共有13枚魚雷擊中目標,攻擊成功!
做為德國遠東艦隊旗艦的“沙恩霍斯特”號得到北寧海軍的“重點照顧”,共被擊中8枚魚雷,連續的劇烈爆炸讓這艘萬噸級巨艦立刻斷為兩截,5分鍾內就帶著它的7百多名艦員一同沉入了海底。而“格奈森諾”號稍好,隻被3枚魚雷擊中,雖不至於立即沉沒,但燃起熊熊大火,根本無法撲滅,接下來的結果肯定就是引爆一炮未發的本艦彈藥滿滿的彈藥庫了,毀滅性的爆炸將會隨時發生,也許是幾分鍾,也許是十幾分鍾。隨行的那艘運煤船被2枚魚雷擊中,在“沙恩霍斯特”號沉沒十幾分鍾後也沉入了海底。但就是這短短的十幾分鍾時間卻為兩艦上幸存的德國艦員和船員們提供了寶貴的逃生機會,失魂落魄的德國艦員和船員們紛紛爬上救生艇或是穿上救生衣、套上救生圈撲向大海的懷抱。
6艘“蛟龍”級潛艇上浮到海麵,丟下6隻滿載食物、藥品和飲用水的充氣救生筏後排成一字縱隊撤離了戰場。在他們身後,熊熊燃燒的“格奈森諾”號噴射出的黑色煙柱逐漸變遠、變細,而山崩地裂般的爆炸聲卻接二連三地追了上來…
北寧政府出於人道主義考慮,委托北寧外事部將這兩艘德艦被擊沉的消息在第一時間內通知了青島德國遠東艦隊指揮部,好讓德方能夠及時的展開救援工作。同時,北寧陸軍和海軍同時出動,向山東各地的德軍實施壓迫,最終將所有德軍壓縮至以膠州灣為中心的狹小地域內,完整無損地接管了膠濟鐵路以及山東境內的德國人的廠礦,靜待德方的下一步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