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我得力保清政府不倒(2 / 2)

“做為一個王朝的權力中心威信的消亡,中央集權統治的崩潰在所難免,注定無法控製國家軍政大權,也就失去了對地方的管束,繼而就會導致整個國家的分崩離析。你我都知道,史書上記載的辛亥革命倒是把滿清朝廷給推翻了,可結果呢?直接把中國弄成了一個地方割據、軍閥混戰、外敵入侵、國之不國的爛攤子!”康凡說道。

梅香點點頭,“所以我們還得力保現在的清政府不倒,讓這個中央政權在中國繼續存在下去。”

康凡讚許地點頭微笑,“這個中央政權如果倒下了,那我們的仗可就打也打不完了!而且這樣的仗會更愚蠢也更殘酷:中國人打中國人!所以,我們要利用好‘大清帝國’這個現有平台,在其創造的各民族相容共存的有利基礎上,逐步讓全國各族人民都明白我們是生活在一個叫做‘中華’的大家庭裏,我們都是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沒有滿漢或者是蒙漢、回漢、藏漢等等的民族之分,大家都是兄弟姐妹,都是平等的,都有為這個大家庭的穩固與強盛而拚搏、奉獻的義務。因此,全國各族人民必須團結起來,齊心協力,一致對外,共謀中華民族複興之大業!”

“那肯定是的。現在的中國,各族人民的腦海中仍然殘留著狹隘的民族主義思想,沒有一個‘大中國’概念。而我們這幾年的努力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各族人民對國家、政府、民族等等的看法,但還是沒有徹底清除那些民族對立思想,加上封建的‘家天下’思想依舊根深蒂固。因此,想從‘中華’這個大家庭裏分家出去的民族主義分子仍然大有人在。當前,維護國內局勢的穩定與抵抗外敵的入侵同樣重要。”梅香說道。

康凡點點頭,說道:“是的。維護國內局勢穩定與抵抗外敵入侵一樣,不能隻用和平手段,必須適時使用武力。”

梅香睜圓了雙眼,“又跟我說打仗!”

康凡笑了笑,無奈地攤了攤手,“梅香,這個世界,不打還真的不行!”

是的,這個世界,不打還真的不行!目前的大清帝國,雖然趕走了俄、日這兩個世界強權,但英、法、德、奧、意、比等西方列強依然侵占著大清帝國的部分國土並且還在攫取著巨大的殖民利益,例如控製了大清帝國的金融、海關、郵政、鐵路路權、礦產開采權、沿海重要海港等,甚至是長江這條大清帝國最重要的由陸入海的內河航道沿線重要河港城市以及航行權都被他們占去,各列強軍艦四處橫行,軍隊耀武揚威,野蠻踐踏大清帝國的主權與法律,連居住在大清帝國的列強僑民都享受著不受大清帝國法律約束的治外法權…1897年11月1日夜裏,德國天主教聖言會傳教士韓理與能方濟在山東巨野縣磨盤張莊教堂內被當地大清國民所殺,史稱巨野教案。11月14日,德國政府以此為借口派遣其遠東艦隊護送海軍陸戰隊官兵720人在山東青島登陸,清軍守將章高元不占而退,德軍隨即占領了膠州灣。1898年3月6日,清政府在德國的武力逼迫下,屈辱地與德國簽訂了《膠澳租界條約》,允許德國租借膠州灣99年,並擁有在山東全省修築鐵路和開采礦產的特權,將山東據為德國的勢力範圍。之後,英國強租山東威海衛和九龍半島並將長江沿岸地區據為自己的勢力範圍;法國則強租廣州灣並將廣東、廣西和雲南據為自己的勢力範圍等等的。而且,各國都在這些大清帝國國內的租借地和勢力範圍區裏駐紮軍隊實施所謂的保護,實際上是讓這些大清帝國的國土成為了各國的殖民地。這些都是西方列強以武力強加於大清帝國以及大清國民的創傷,必須要一處一處地加以清理,恢複一個完整、健康、幹淨的中國和中華民族!

而被德國控製的山東省與直隸省相連,與北寧轄區的盛京省僅隔渤海,而渤海又是京津要害地區的重要海防屏障,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渤海是一個半封閉的內海,海域麵積7萬7千多平方公裏,平均水深18米,北、西、南三麵分別被盛京、直隸和山東省包圍,東麵與黃海連通,處於北部的遼東半島和南部的山東半島之間的渤海海峽是從外海進入渤海的唯一海上通道,也是渤海與黃海的分界線,寬1百多公裏。康凡的目的是想把渤海變成真正的被北寧軍方掌控的內海,控製渤海海峽,封死外敵從海上侵入渤海、進而威脅京津要害地區的通道。因此,也就必須把德國人從山東趕出去。而這,就成為了新成立的北寧政府在整個大清帝國國內實施“清傷”行動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