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我不是太監(3 / 3)

“海倫”號貨輪經過兩個多月的修理後又煥然一新了。因美西戰爭仍在繼續,隻能繞道非洲進入印度洋,再回中國了。路途是遠了些,但會很安全,正好也能送朱迪回南非的家。朱迪尚未婚配,一直跟著父母在南非開普敦居住,由於有著貴族家庭背景,本人形象出眾,學業優良,在美國大學畢業後便被美國外交部錄用,從事外交方麵工作。誰都不曾想到她選擇的第一個戀人竟會是一個中國男人。因此,在她拉著康凡的手和李船長一同站在自己父母麵前時,兩位老人是大發雷霆!

“朱迪,你有著盎格魯-撒克遜人高貴而優秀的白種人血統,怎麼可以和這種下等的黃種人在一起?!這是伍德家族絕對不允許的!”朱迪的父親是一個頑固的種族主義者,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根本不會去考慮康凡的感受。

朱迪驚得差點背過氣去,嘴唇哆嗦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

李船長頗為不滿,說道:“舅父,請您不要這樣侮辱我和朱迪共同的朋友。”

康凡本就沒準備來拜會朱迪的父母,是實在拗不過朱迪和李船長的請求才勉強答應的,現在得到這樣的“禮遇”,氣得七竅生煙,可又不能發火,隻能扭頭便走。朱迪和李船長同時追出來。

“你們再帶這個人來就別進我的家門!”朱迪的父親在屋裏氣鼓鼓地喊,“朱迪,這是你的家。他們要回家,你去哪裏?”

朱迪看看頭也不回遠去的康凡和表哥,又看看怒氣衝天的父母,猶豫再三,終於還是選擇了留下。

回到船上,大副和船員們已經完成了“海倫”號的遠航補給工作,見李船長和康凡遠遠地走來,大副便下令解纜起航。

康凡還在生氣,但礙於李船長在旁也不好發作,一個人靠在欄杆上看海。李船長也不知該說什麼,陪著康凡悶悶地站了一會兒便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任用康有為、梁啟超等推行維新運動,遭致朝中保守派激烈抵製,並導致舉國動蕩,清朝數百年基業眼看要毀於一旦。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後發動戊戌政變,鎮壓維新運動,軟禁光緒皇帝,重掌朝政,時局才漸趨穩定。康凡從海外回來時已是當年10月初,這一切已經結束,心情極為糟糕,見到了梅香後,也是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

“管好你的寧武府就行了,至少我們大家都有個安身之所。”梅香勸道。

“我想你,梅香。”康凡深情地說著,拉過梅香,緊緊地抱了。好久沒聞到梅香身上好聞的味兒了,康凡不禁陶醉了。

在梅香溫情款款的懷抱中,康凡失落的心很快就找回來了,隻是那份刻在心底的愧疚永遠也無法消逝了。但康凡並不認為應該後悔,因為與朱迪在一起時,彼此的心都是真誠的。相比來講,朱迪就象是他生命中一閃而過的焰火,絢麗、激情而又短暫。可梅香卻是他生命中的陽光,和煦、溫暖,永遠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