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好秀才 (1)(1 / 3)

第五章 好秀才 (1)

昆陽縣附城地方,有一人姓曾,名恭禹,家資數幹。結發之妻顏氏,生一子,名叫亞成。養至七八歲,值明朝天啟之時,地方盜起,不幸遭亂,妻子被賊捉去。亂定之後,續娶一個填房孔氏,又娶妾楊氏,妻生三子。妾又生三子。論起層次,長子亞孝派第一,亞忠派第三,亞信派第四,此三個仔,俱係正妻所生。亞悌派第二,亞仁派第五,亞義派第六,此三個仔,俱係妾氏所生。六個仔,名為孝悌忠信仁義,六個字俱是好字眼,似乎一家都是好人矣。(六個仔,其父時時叫。六個字之好,其父未必時時講也。可惜可惜!)六個仔之中,惟亞悌係秀才,果然好人品,依道理而行。其餘五子,俱是惹是招非,而性情暴戾者也。

世有改其子之名叫做亞善,未有叫做亞惡者。有叫做亞良,未有叫做亞匪者。猶之乎改個堂名,有的叫做積善堂,有的叫做種福堂,諸如此類,不可勝計也。既稱積善,自問一年積得幾多呢?既稱種福,自問一世種得幾多呢?若非積善而自認積善,並無種福而自認種福,則是欺人騙人,而並欲以自欺自騙也。

有時對人曰 :“我一世啥好講大話。”如此重,唔係 講大話麼?或有寫積善堂,其實好積惡,寫積福堂,其實好種禍,即係掛家用招牌而專好賣假貨也。

其後,曾恭禹因病而死,眾子相聚守喪。將入棺時,死者眼中淚如湧出,眾人看見個個皆驚,以為奇怪。亞涕秀才曰:

“父入棺而出淚,必有不祥。父親知我兄弟平日好鬥,將來必有禍患,故雖死不安而流淚,告我眾兄弟務宜一團和氣,忍事為佳,免父在九泉猶難閉目 。”各兄弟笑曰:“你勿講得咁廢, 唔關個的事,總係喃魔先生擇時辰,唔得幹淨耳 。”殯葬既畢, 兄弟分產異居。亞孝自高自傲,以亞悌、亞仁、亞義係庶母所生,不以骨肉相待,作佢為低一格而卑賤之。結理亞忠、亞信,作為一黨,話 :“我三兄弟係大婆仔,佢三個係妾氏仔,就欺 佢打佢,都唔奈得我乜何?”(果然好亞哥、好帶頭、好倡率,所謂一隻牛唔好,攪壞一欄)亞忠、亞信亦以為然,好似狐假虎威,狼跟豺尾。有時客來探,到開筵飲酒,亞仁、亞義經過堂下,不叫一言。仁、義忿告亞悌曰 :“豈有此理!咁無情份, 唔通兄弟不如外人,朋友尚且交杯,而細佬行過,竟然不恤。

佢不以我為弟,我亦不以佢為兄,不如我三兄弟,亦聯理結為一黨,共佢相抗。況且我二哥係做秀才,斷唔輸得過佢 。”亞 悌勸曰 :“細佬,唔係咁講,佢做亞哥唔明,我忍讓下佢,世 界事情有乜緊要呢?路上相逢,尚且讓人三步,何況自己兄弟,講乜冤仇呀!細佬之言,我不從你 。”(真正好秀才,曉得大 道理,心內有主張,不愧讀書人本領)亞仁、亞義年紀尚輕,因亞悌之言其意亦止。

又說亞孝,有個女嫁縣城外姓周。亞孝誣賴親家,話唔醫理佢女,以至於死。喝起兄弟子侄及潑婦等,去捉親家婆,要打過以消此恨。又話亞悌曰 :“你做個秀才,份外有的膽色, 你都要去,唔好延遲 。”亞悌諫曰:“佢做家婆,豈有唔愛新 婦之理?請醫下效,難以挽回。今糾率多人捉他淩辱,你做得出,難對鄉鄰,叫我同行,我斷不去 。”(唔係怕事,總係怕 羞)亞孝曰 :“細佬,你勿去咯,我估你做秀才,幫得下手, (幫你欺人麼)誰知唔做得料駛,在你三分責,一片講執滯, 我話你係廢 。”

亞悌個的廢法,正是超群脫俗,高出庸眾之流。

豈同砧板蟻、溝渠鴨、臘豬頭、烏龍尾,遇人有的小事,便想插身人內,挑三撥四,作浪生風,講周身本領,兜錢入荷包麼?

由是不聽亞悌之言,叫齊忠、信、仁、義與子侄等,及族中無賴之徒,去捉周氏親家婆,拳打腳踢。有的去打爛水缸,有的去打穿米塔,有的去打崩飯鑊,有的拈斧頭砍破大門,有的執竹篙攏掃屋瓦,打得穿崩破爛,好處無存。眾等歸來,盡情投告,亞孝拍掌跳起曰 :“好呀!好呀!將佢家私什物散清, 都係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