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1 / 3)

創作心得

小小說的品質

按照當下的小小說理論,對“小小說”劃分的標準隻是字數的多少。我認為,優秀的小小說和短篇小說應該沒有本質的區別,因為短篇小說的一些重要特征在小小說裏都能得到體現。在二十世紀末新時期的優秀小小說作品裏,我們可以看到,它和短篇小說同樣具備如下的一些品質:

一、精神:由於世俗的縱容,金錢的誘惑,小小說的寫作對惰性的抵抗精神在當下變得尤為珍貴。當我們的寫作不再麵對現實精神世界裏的焦慮和痛苦,不再麵對人類複雜的內心世界,不再以自己的心靈來引導讀者走向精神的高地,而是以“消費者”的口味來醃製文字的時候,世俗已經吞噬了我們的靈魂。這樣的寫作是缺少創造和發現的。於是寫作便成了一種惰性。毫無疑問,惰性的寫作是對一個作家的傷害。同時,惰性的閱讀也是對一個民族的傷害。作為一個有良知的小說家是不會與這種惰性的寫作同流合汙的,他看重的應該是人類精神的複雜性。存在主義對人類社會生存的荒誕性和非理性的認識,弗洛伊德對人的潛意識存在的發現,榮格對人類的集體無意識的領悟,西方馬克思主義對人的本質已經被“物化”和“異化”的學說等等,這些人類複雜的精神活動,構成了我們的小說精神。如果一個小說家對此沒有絲毫的察覺和反映,那麼他很有可能已經是一個被“物化”和“異化”的俗人,他已經喪失了靈魂,那麼他的寫作也就喪失了意義。

二、表達:小小說同樣應該具有穿透曆史和現實的能力,我們從中能感受到它所表達的社會的情緒和民族的情緒,能感受到它所表達的更多階層的沉默的情緒,能感受到它所表達的由對曆史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向往濃縮而成的現實生活的複雜性。我們相信,善良和博愛,真誠和高尚,在這些作品裏不僅僅隻是一些沒有生命的詞語,它表達的應該是人類靈魂中最軟弱的那一部分,對人性的表達應該成為我們寫作的靈魂。

三、空間:小說作為一種語言建築,與建築學上“無”和“有”的利用,有著相似之處。我們讀到的文字是具體的,就像我們看到的建築的牆壁,是可視的,是可觸摸的。而在這些文字的背後,要有更豐富的內容和更廣闊的空間。我們講的小說的空間,是小說本身能給讀者帶來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間,同時也是讀者參與二度創造的空間。我們要把語言所有的牆壁都打開,成為無所不在的門,麵向閱讀者。應該說小小說是小說門類裏麵最具有空間因素的一種體裁,當然,我們所理解的小說空間感,絕對不是那種一篇小小說所敘述的事件夠寫成一篇短篇小說而沒寫的說法,小說裏的空間是小說的厚重感,是小說之外的東西,是小說裏那些隻可意會不可言說的東西,是喚起讀者情感的東西,是能使讀者感慨不已的東西,是留給讀者意味深長的東西,是擊中讀者命門的東西。小說的空間感,同小說的長短沒有絲毫的關係。

四、語言:我們知道,好的小說應該是有味道的,或者說要有氣味。而小說的味道和氣味都來自敘事語言,當然,小小說也不例外。真正的小說家,他的敘事語言能構成自己的世界,構成自己的現實,他的語言既有一種滋生能力,又像早晨掛在樹葉上的露珠一樣清新而富有耀眼的光澤。他的語言所表達的物體和事態準確而玲瓏剔透,既有節奏感又富有質感,就像一條在你麵前流淌的小溪,既有聲音又有一種使你產生觸摸的渴望。同時,他的語言又富有情感,就像一根無形的魔棒,能使閱讀者感受幸福和苦難的滋味,感受焦慮和不安,感受孤獨和淒傷,就像秋風一樣吹拂著我們臉頰上的淚痕。是的,當一個作家目光變得銳利,而他的敘事語言變得溫柔,那麼,我們才感覺到他的誘人之處。

五、創造:如果一個作家的寫作缺乏創造力,那是因為他的內心世界並非真正的自由。我這裏所說的創造,不是指作品的形式,當然,對於形式的創新也是十分重要的,不同的敘述形式就是認識社會的不同方法。我在這裏所說的創造,更多的指向小說的內部世界,即人類的情感世界和人的想象力。黑格爾說:“如果談到本領,最傑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在這裏,黑格爾講的是藝術家在創造一件藝術品時所具有的能力,想象的能力。而我說的是在一個小說家具備了這種能力之後,在他作品裏所留給讀者的思索,這和黑格爾所說的想象力是不同的概念,我說的是小說應該具有雙重的品質,即:作家的創造能力和小說本身所具有的能力。我認為這樣的小說或許才更接近我們寫作的本質。傑出的小說家應該有影響或改變人們的思維觀念的力量。當一篇小說超出了生活在現實裏人們的思維習慣和觀念的時候,它往往被人們所忽視。不過這沒關係,因為我們有時間。就像我們需要生活一樣,我們需要時間來理解它們。